(4篇)杜绝“微腐败”筑牢“廉洁关”主题党课材料汇编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训,相信大家都明白讲的是什么一个道理,那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从近年来中央纪委通报的案例来看,落马干部腐化堕落,往往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小节到大错的过程。有的党员干部把一包烟、一瓶酒、一张卡、一顿饭看做“小意思”,有的认为吃点喝点、拿点收点“无所谓”,正是这种心态使他们变成政治上的“糊涂人”,一步步从破纪到破法,直到彻底沉沦滑向腐败深渊。

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随着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个别行为逐步转入地下,甚至隐形变异,隐藏在群众身边,蚕食着党的健康肌体,破坏着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强调,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把解决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也强调,要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腐败。

因此我们必须对身边的“微腐败”保持清醒认识,从我做起,自觉抵制、主动拒绝,坚决斗争,确保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决定性胜利。

一、“微腐败”的主要特点

---此处隐藏18617字,下载后查看---

“微腐败”虽微,但决不能“微治理”。必须坚持严字当头,全面落实依法治国、从严治党方针,深入纠治“徽腐败”和不正之风,以干净清爽的环境氛围,鼓舞干劲士气、密切内部关系。

(一)严抓学习教育厚植思想根基。紧紧扭住党员群众主体做工作,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深化教育引导,凝聚思想共识,不断增强纠风正气思想和行动自觉。一是厘清感情与人情的界限。通过分析案例可以看出,部分党员群众把感情和人情混为一谈,把“带特产”、“发红包”、“送礼物”当作维系感情的手段,对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见怪不怪、习以为常。通过编印下发《基层“微腐败”和不正之风典型案例剖析》等小书本,采取自学、领学和讨论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大家充分认清基层“微腐败”和不正之风具体表现、严重危害和症结根源,切实把感情与人情的区分开来。二是打破课上与课下的壁垒。将查纠“微腐败”和不正之风与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突出课堂专题教育的主体作用和课下经常性教育的引领作用,灵活运用橱窗、板报、广播等各种载体,使法律意识和纪律观念深入人心,进而化为潜意识里的行为自觉。三是突出少数与多数的区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有不好,下必效焉。要牢牢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对于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不能“大锅炖”,而要有针对性地加深加强。尤其是作为一线党员,要带头遵守党规条纪和规章制度,要求部属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实际行动给各级做出表率,以人格力量感召和影响部属。

(二)严格制度落实扎紧笼子。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基层“微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牛栏关猫”的制度漏洞,让投机腐败分子钻了空子、打了擦边球,因此必须把纠治基层“微腐败”当作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必须依规落实,久久为功。一是坚持办事公开。各级要严格落实办事公开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广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涉及切身利益的敏感事务,防止因监督不到位滋生不正之风,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畅通民主渠道。各单位的基层风气“监督员”,不仅要有“名”,更要有“实”,真正发挥好民主监督和建言献策的作用。各级要拓宽民主监督渠道,让大家诉求有处说、意见有处提,努力形成上下联动、齐心合力抓风气的良好局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要及时给予答复公示,坚决防止和纠正隐瞒不报、自我消化、抹平漂白等问题。三要建立常态机制。充分发挥制度管长远、管根本作用,综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完善明查暗访、通报批评、监督问责等一系列机制措施,切实编密扎紧制度“笼子”,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常态化格局,推动基层风气建设由“一时严”向“一直严”“越往后越严”转变。

(三)严肃监督管理树立导向。总书记指出:没有监督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基层“微腐败”普遍存在“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问题,必须想方设法实施有效监督,制约权力的随意行使。一是监督领域全覆盖。结合逢年过节、奖励表彰等关键时段,针对敏感事项,紧盯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经费使用等重点领域,抓住主要领导、“领导身边人”和管钱管物等重点人员,关口前移、严格程序、全程监督,大力纠治插手基层敏感事务、侵占群众利益、搞庸俗关系等行为,实现监督全时段、全领域、全覆盖。二是监督渠道全贯通。建立用好网上论坛、基层事务公开和网上基层风气监察专栏;公开单位主要领导电话、纪检监察举报电话和网上邮箱;设立市长信箱、信访举报信箱和实体意见箱;悬挂党风廉政监督牌,精准捕捉基层“微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预警信号,使隐患苗头禁于未萌、止于未发。三是监督力量全参与。基层支部纪检委员、风气监督员要充分发挥作用,经常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纪检监察部门要盯住“微腐败”频发多发的后勤领域,督促落实食物定量标准,杜绝挪用基层伙食费;普通党员群众要积极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群策群力纠治“微腐败”;建立线索运用与反馈机制,及时处置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网络。

(四)严厉执纪问责强化职能。基层“微腐败”是一项涉及人数多、牵扯范围广、解决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往往存在“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难以全面禁绝。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必须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发挥好惩戒震慑作用,达到处理一个警示一片的效果,防止“微腐败”问题持续扩散多发。一是从严执纪有力度。“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要以零容忍的决心和态度,采取有效手段措施,认真彻查每一条问题线索,严肃核查每一个案件,严格依照党纪法规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该追究什么责任就追究什么责任,该给什么处分就给什么处分,主动维护纪律和规矩的严肃性。通过严肃惩治极少数,警示教育大多数,引以为戒、举一反三,防止发生类似问题。二是从快执纪有速度。基层“微腐败”好比令人恶心的“蚊子”,虽然“吸血”不多,但存活在单位建设的各个领域,损害的是群众的切身利益,破坏的是基层一线的风气,相比于远在天边的“大老虎”,其影响更坏、危害更大。对基层“微腐败”问题,必须优先受理、优先处置,做到第一时间了解情况、第一时间开展调查、第一时间作出处理、第一时间曝光通报、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确保执纪问责有速度、警示教育有效率,防止不正之风问题生根发芽、扩散蔓延。三是从善执纪有温度。“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从基层“微腐败”到违纪违法道路,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由小错变大错的过程。基层“微腐败”问题绝大多数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能认为是犯罪,要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深化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让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把教育挽救的工作做好,使基层党员少犯或者不犯错误,让各级干干净净、健健康康,让基层清清爽爽、安安全全。

《(4篇)杜绝“微腐败”筑牢“廉洁关”主题党课材料汇编.doc》
   推荐度:
一键复制下载本篇下载全站
 登录  注册 

5年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199元/无限下载
1年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89元/无限下载
终身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279元/无限下载
单篇下载
单次下载
8.9元/次
微信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限网站充值用户

点卡激活的用户,点击这里联系客服找回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