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优化基层治理单元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更新时间:2024-11 来源:网友投稿

**市找准了小组(区)作为基层治理基本单元的定位,通过多层级、多主体联合共建小组(区)治理空间,发挥群众主体力量完善小组(区)治理组织,多元主体协同整合服务资源,提升了小组(区)治理的制度化水平。

---此处隐藏134字,下载后查看---

精准发力:找准基层基础的重心在于小组(区)。**市通过找准治理的规模和功能要素,将基层基础的重心精准定位于小组(区)单元。一方面,找准小组(区)单元的治理规模。**市在塆组治理实践中发现塆落和小组规模大小不一,治理规模不适导致小塆内部人口空心化,治理作用难发挥,大塆内部治理关系复杂、治理成本高。因此**市以村民小组为基点划小治理单元,实行“小整合大优化”,将小组(区)确定为基层治理的基础单元。另一方面,找准小组(区)单元的治理功能。**市积极推动“两代表一委员”下沉到村民小组一线,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召开村民小组会议、板凳会、夜谈会,发挥小组(区)制度与民意的功能优势。在经济功能方面,**市推动小组自主管理经营小组集体所有的山林土地、水面资产,建立资源资产流转中心,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并通过电商入组提升农民的发展能力。

联合共建:小组(区)单元治理的载体是治理空间。**市整合多层级治理资源和力量,联合社会、群众、市场多元主体,共建小组(区)治理阵地。一方面,以多层级联动建设制度化治理空间。**市以小组(区)与上下单元之间的联动,共建单元治理空间。**市妇联、供销社系统积极推动层级力量联动合作,在小组内建设妇女微家和“村社共建”综合服务社平台。同时,**市积极探索社区大党委组织模式,整合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资源,在小区建起“阳光之家”治理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多主体联合打造非正式治理空间。**市通过政府、市场、社会、群众四方横向联合共同打造小组内的非正式治理空间,例如小组议事点、综合服务点、五安家园等日常化治理平台和阵地。

组织起来:小组(区)治理的基础在于组织建设。**市在小组(区)单元内加强党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建设。一是加强“包联到户”的党组织建设。村民小组党员人数3人以上的成立村民党小组,在小组(区)骨干群体内选出党员中心户,一名党员中心户包联10~15户。如果小组内党员人数小于3人,则与邻近的小组成立联合党小组。二是加强“服务到底”的群团组织建设。**市在小组内部设立妇女小组、青年小组、工会小组,分别负责小组内的家庭和邻里矛盾纠纷调解、应急性公共事务治理、志愿活动、组内群众的权益保障。三是加强“共同治理”的自治组织建设。小组单元设立了小组理事会、“五师九员”服务团等自治组织,充分发挥乡贤能人的作用,以积分制激励多元人才合作治理。四是加强“功能多元”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建设。小组内的社会组织主要有志愿者组织、文化文艺组织,负责开展小组文化活动,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经济组织主要有产业发展基地和零工驿站,为群众提供了多形式的就业机会。

服务整合:做实小组(区)治理的关键在于服务。**市从小组群众需求出发,建设生活微服务、公益性服务、综合服务的小组服务体系。一是推选村民小组理事长,做实生活微服务。在村民小组内部,由群众推选村民小组理事长,做好“小组服务六件事”,即跑腿帮办、关爱老弱病残、调解矛盾纠纷、排查安全纠纷、倡导文明新风、助力就业致富。同时在小组内做实“一键呼叫、服务就到”机制,让村民小组长成为群众“靠得住”的人。二是推选群团组织代表,做好公益性服务。在群团组织下沉过程中,小组群众推选产生妇女小组长、青年小组长、工会小组长,定期开展公益性服务,负责小组内家庭和邻里矛盾纠纷调解、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维护农民的权益,群团组织代表通过入户“现场办理”的方式做好公益性服务工作。三是推动“两代表一委员”下沉,做细民需沟通服务。**市积极推动“两代表一委员”下沉到小组,在小组内设立“两代表一委员”联络站点,通过定期召开群众会、板凳会、夜谈会,在基层一线问深、问细、问实农民的切身需求,发挥与群众双向互动,政策与民意上下互通的优势,做细民需沟通服务。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