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春季学期,改革也进入落地实操阶段,各类矛盾问题会加速浮现,大小困难在所难免。这时候,尤其需要学校各级党组织直面矛盾,把利害关系讲通透,把具体问题解决好,进一步把人心汇聚到“改革进行时”上来。
一、改革的本质是利害取舍
近两年来,全校经过三次大讨论,对于要不要改革这件事,已经有了广泛共识。但重点改什么、怎么改、用什么样的节奏和方式改,还有不少疑惑、各种担心。
(一)改革,会不会丢掉“文脉”?
---此处隐藏7126字,下载后查看---
另一方面,改革要让老师们走出“舒适区”,但绝不是“无路可走”。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每位教师着想,把每个人的通道路径乃至后路想清楚,打消疑虑、顾虑,增加改革的获得感和人情味,把风险消解在萌芽状态,营造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良好改革环境。
四、百廿校庆办出复旦风貌
学校从120周年迈向130周年的十年,正好与2035建成教育强国的时间表高度契合。纪念建校120周年,是为了推动学校发展,让这个日子成为复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重要碑石。
以“学”为魂一直是复旦校庆的底色。望道老校长在1954年校庆时指出:“今年校庆的种种活动——如举行科学讨论会,著译展览会等,就以促进科学研究为中心。”自此校庆举办科学报告会的传统,绵延至今。这次纪念建校120周年也要突出三个“学”:学术、学人、学友。通过文理医各学科板块的高质量学术文化活动,促进学术、致敬学人、凝聚学友,展现新时代新征程的复旦风貌,推出一批复旦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项目。
让我们同心协力,推动改革向纵深进展,推动百廿复旦展现新气象。谢谢大家,拜托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