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更新时间:2024-11 来源:网友投稿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1.健全体制机制、整合各方力量,建好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指挥部”。一是实施“x领航”工程。根据市组部署,由我本人领题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作为今年着力破解的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坚持身先垂范,先后深入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x集装箱综合物流有限公司等多地开展专题调研、督查指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二是建立综合党委。依托区总工会成立新就业群体综合党委,将交通、市监、商务等相关行业部门纳入综合党委成员单位,按照“抓行业就要抓党建”原则,明确职责分工,围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诉求,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统得起、管得住。三是选派助企专员。向新业态企业党组织选派了驻企专员,通过与新业态企业对接、与新就业群体携手,全面开展组织联建、问题联解、项目联促,推动企业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同时,通过召开“心港湾”政企早茶会,区委区政府党政主要领导与新业态行业企业负责人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听取意见建议,为企业排忧解困。

---此处隐藏537字,下载后查看---

2.强化队伍建设、做优服务管理,当好新就业群体“娘家人”。一是全面摸排队伍。先后组织各乡镇(场)、街道、相关部门,按照取数、比对、筛核、分解、摸排“五步法”,对所管辖辖区、行业、系统中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进行登记,全面了解从业党员数量、党组织覆盖率、新业态企业运行情况等,分层分类建立工作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丰富教育形式。针对新就业群体流动性较大、工作时间不规律、党员教育形式单一、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精准施策,探索支部轮值领学、行业联学、党团共学等形式,增强组织生活感染力、吸引力;推行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提高党员教育灵活性和覆盖面。三是实施“筑巢工程”。在城区楼宇商圈中心地带、快递物流企业聚集区等地打造17个“红旗驿站”,在各社区建立“新就业群体之家”,安排党员志愿者开展引导服务,微波炉、饮水机、医药包、休息椅、充电插座、雨伞等设施一应俱全,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急可如厕、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的一站式服务,让城市更具温度。

3.融入基层治理、彰显先锋作用,引导新就业群体争当“红哨兵”。一是开展社区报到。建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和城市社区共建共享机制,拓展党建阵地。根据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分布特点和工作特性,将街道社区作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的“第二阵地”,对辖区内的新业态企业、新就业群体进行摸排登记,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共享活动阵地,联合开展组织生活,引导新就业群体党员到社区报到。二是参与网格治理。创新机制,搭建载体,将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纳入城市治理体系,引导群体中的党员积极参与网格化治理、社区建设、文明创建等行动。成立一支由35名快递、外卖员等组成的“红色信息员”队伍,开展“文明随手拍”“安全隐患直接报”等活动,充分利用他们走街串巷、上门入户优势,引导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三是实施多元激励。物质与精神激励双管齐下,不断激发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城市社区设置“积分银行”,采取积分制管理模式,对参与基层治理的新就业群体,根据每个人累计积分,每月可凭积分兑换米、油、安全帽、充电宝等生活性奖品,实现了公益反哺。在新就业群体中发布“最美”征集令,选树“最美快递员”“最美外卖骑手”等,对表现较好的新就业群体党员,择优担任工会兼职副主席、兼职团委副书记等,并推动参评优秀GCD员、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提升新就业群体党员荣誉感。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区在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仍然存在短板和不足。一是部分新业态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意愿不强。新业态企业多为小微企业,成立时间普遍不长、规模较小,企业风险耐受度普遍不高,导致部分新业态企业负责人对党建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党建是“空架子”,对企业发展帮助不大,不愿意投入精力抓党建。二是新就业群体中党建基础较为薄弱。党员基数偏少,如外卖行业,从业人员x人,党员只有x名,仅占总人数的约2.5%。三是党员教育管理面临挑战。新就业群体工作地点不固定、工作时间较为自由、员工离职率较高,人员分散、流动性强,亟需相关党务工作者在教育管理方面花心思、下功夫、谋方法。

下一步,我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新就业群体行业特点、发挥行业优势,找准推动新就业群体破圈融合,深入参与基层治理的抓手,切实把党建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胜势。一是暖“新”关爱,持续用心用情服务新就业群体。着力解决好新就业群体的后顾之忧和发展之盼,让其全路程、全天候真正融入城市、感受到城市的温度。扩大红旗驿站、社区新就业群体之家覆盖质效,持续完善休憩、饮水、阅读等服务供给。强化党群服务中心功能体系建设,整合相关职能、开设新就业群体服务专窗,切实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优质服务,提高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和获得感。二是凝“新”聚力,积极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充分发挥组织功能,由组织“搭台”让新就业群体“唱戏”,激活新就业群体的“一池春水”。在建立“红色信息员”队伍的基础上,设置信息收集员、政策宣传员、文明示范员、志愿服务员等五大类岗位,根据“个人意愿+自身专长+组织需要”的原则,由新就业群体进行单选或多选定岗,新就业群体党组织(社区党委)委派、牵头单位负责管理,让新就业群体有岗有为,成为基层治理必不可少的一环。三是齐“新”协力,广泛凝聚新就业群体管理服务的多方力量。发挥好“新就业群体综合党委”牵头抓总作用,凝聚多方力量,形成齐“新”协力、共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优化服务供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便利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