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要转型,产业是希望。**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传统工业重镇,过去一煤独大的经济产业格局成为困扰**转型发展的最大问题。近年来,**市始终牢记到我省考察调研时对我省工作“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殷殷嘱托,抢抓中央、省委出台的政策机遇,积极扛起省委赋予的“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的重大使命任务,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高位对标对表,积极争先进位,牢牢锚定科技、能源、农业、文旅消费“四大产业赛道”,构建体现**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了加快推动转型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一、深耕科技赛道,争先争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市区位优势明显,位于**省最北端,地处*冀蒙三省交汇处,是贯通西北、华北的重要枢纽,也是**省第二大城市和国家确定的区域重点城市。**市紧抓这一优势,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不断争取优质项目、优秀人才,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步伐。一是抓创新生态,开展科研项目申报“常态制”,连续两年组织开展**市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项目技术需求征集工作,培育“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5家,现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众创空间17家,2家省级中试基地、8家省级重点实验室。与北京东城区合作成立“东城区-**合作示范园”,“*创谷·**”挂牌落地,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新高地,成为助力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二是抓人才引育,出台“双十六条”人才政策及21项配套实施细则,组织617名专家人才开展91场服务基层活动,服务群众2万余人,仅2023年就引进了803名高层次人才。三是抓平台引领,加快创新平台和中试基地建设,构建高速飞车产业集群,高速飞车**省实验室获批正式建设运行,我国首条时速1000千米高速飞车**(**)试验线一期主体工程完工、首次全尺寸超导航行试验成功。四是抓产业集聚,大力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半导体新材料、石墨、玄武岩等有特色优势的新材料产业,打造先进装备制造和前沿材料产业集群,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军民融合等产业链条,培育形成十大产业链“链长制”。截至5月底,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到21.35亿元;首辆底部换电重卡正式下线,巴什卡公司成功入选**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全市有省级专业镇2个、市级专业镇12个,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省特色专业镇投资贸易博览会。
二、深耕能源赛道,强基固本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诸多不利因素,**认真分析发展存在的比较优势,审时度势,在2022年提出了“奋斗两个五年、跨入全省第一方阵”总目标。2023年实施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战略上久久为功、在战术上只争朝夕,在转型中找到了稳定煤电“基本盘”、大力发展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一是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围绕打造华北地区最大的综合能源基地和绿色能源基地,加快煤炭智能安全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2021年至2023年高标准完成能源保供任务3.34亿吨,3个2×100万千瓦火电项目积极推进,2024年初总投资550亿元的*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项目开工建设。二是聚焦新能源产业进行突破,加快储能、电动重卡、光伏新技术产业布局,优化电力结构,推进“风光火储”和“源网荷储”两个“一体化”,布局储能全产业链,大力发展光伏新技术,加快发展地热、绿氢等其他新能源产业,形成“煤炭压舱石、风光地储氢、产品多元化、源网荷储联”新型能源体系;3个共27万千瓦共享储能项目投入商运。截至5月底,全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883.94万千瓦,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52%、发电量占比近30%。三是聚焦用能产业进行突破,大力发展现代医药、大数据、大宗固废利用和再生等用能产业布局,落地秦淮、中联、京东、抖音等5家大数据企业,全市在建、待建服务器规模超350万台。加快数字**建设,在建、在用大数据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71亿元,已建成高密度机架4.3万个、服务器41.6万台,5G和千兆光网关键指标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2023年用电量突破27亿千瓦时。
---此处隐藏1646字,下载后查看---
农业关乎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市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日照时数长,位于北纬40度全球黄金种植带,发展农业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近年来,**市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努力推动设施农业提档升级。一是彻底转思路,大力实施“特”“优”战略,树立工业化、市场化抓农业产业发展的理念,成立了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专班11个,出台9个工作方案,聘请12名专家提供智库咨询、技术支持等服务,出规划、建园区、育产业链。成功引入总投资25.8亿元的天镇县铭宸现代高科技农业产业示范园项目,总投资18.7亿元的**寿光昇景现代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及总投资10亿元的云州区农副产品物流批发市场项目正加快建设,10家新培育的龙头企业已申报认定。二是合力抓重点,积极融入全国大市场供应体系,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首都特优农产品供给地,推动设施农业、畜牧业、林下经济、渔业、高标准农田、农产品精深加工及黄花、黄芪两大特色产业“6+2”联动发展,全市粮食生产稳面积、提单产,实现“十四连丰”。今年全市又谋划实施农业产业类项目148个,续建项目83个。三是努力出特色,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发展以**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的预制菜,新增龙头企业10家,产值达20多亿元;2024年京东直播带货、宝藏三*、与辉同行**带货活动中,我市10款农产品参与其中。《“小黄花”做成大产业》被中央政研室主编的《学习与研究》作为基层典型案例推广,全市黄花产业产值三年翻两番,荣获“中国黄花之都”美誉,云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行列,天镇县入选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特色农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初步形成。
四、深耕文旅消费赛道,融入融合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曾为秦汉名郡、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并作为北魏都城97年之久,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84年公布的首批13个较大的市之一,也是中国古都学会认定的中国十大古都之一、国务院“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确定的25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市在转型中把文旅产业建设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在文旅赛道上多点发力、持续用力,呈现出“四季火热”的良好态势。一是做强景区,聚焦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城市目标,建立旅游业发展标准体系,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加强云冈学研究,推进云冈石窟、恒山—悬空寺、**古城、**长城和平型关大捷“4+1”龙头景区建设,截至2023年底全市A级景区达到30家。二是做好“文旅+”文章,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以游客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丰富优化文旅消费供给,创新理念做活融合业态,培育餐饮、民俗、康养、研学、演艺、赛事、冰雪、会展等融合业态,创新打造全天候全时段文旅场景,打造**智慧文旅,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三是做优品牌,实施云冈、恒山、古城管理运营机制改革,推动文旅融合向纵深推进,塑造“中国古都·天下**”的城市品牌和“文化古都、清凉夏都、美食之都”的文旅品牌,擦亮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国际美食之都”金招牌,让游客“离开**时恋恋不舍、回想起**时念念不忘”。2023年全国5A级景区品牌传播力100强榜单中,**市云冈石窟位列前十。今年以来,全市各重点景区旅游人数均成倍增长,创历史最高水平。
高质量发展风头正劲,四大赛道集聚澎湃动能。**市上下将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耕“四大赛道”,以决战决胜的坚定信心、深化改革的不竭动力、项目投资的强劲支撑、干事创业的有力保障,蹚出新路子、展现新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篇章。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