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当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应牢牢抓住制度建设这条主线,不断增强制度执行力。
一、加强制度建设对于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制度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点的大问题,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一个鲜明特征,制度建设不仅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素与基本内容,而且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拓展提供有力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制度建设是维护人民权益的重要保障。总书记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国家到地方的系列制度安排和政策举措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市大力推动政务服务改革,“高效办成一件事”处于全国第一梯队,新生儿出生、退休等13个“一件事”平均办理时间从33个工作日压减到4个工作日、办理环节从8个压减到1个、跑动次数从7次压减到1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必将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为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新篇章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二、深化对制度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此处隐藏1709字,下载后查看---
制度建设要走在法治轨道上。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法治化是新时代国家制度更加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内在要求,要推进制度建设与政策举措合理合规、于法有据,对经实践检验比较成熟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转化为长效机制。《决定》就“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加强制度建设,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能够更好发挥制度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
三、持续优化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制度执行力
总书记指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党委和政府办公室在党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肩负重要职责使命,居于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的枢纽位置。作为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办公厅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强化政治担当,切实提高执行力,善于用制度推进各项工作,通过高质量服务保障调研、会议、公文运转等政务活动,着力发现制度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堵点卡点,及时做好情况综合反馈,努力推动制度政策持续优化完善,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总书记强调,“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领导干部要增强制度意识,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引领全社会增强制度意识,自觉维护制度权威”。作为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党员、干部,要主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在高质量做好“三办”“三服务”基础上,广泛了解政治、经济、法律及各方面业务知识,不断深化对世情、国情、市情的认识,牢牢把握**市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切实提高“八项本领”“七种能力”,以“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政治忠诚、“严真细实快”的优良作风、科学严谨的态度方法抓好制度政策落地见效。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