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域共同富裕建设路径探究报告

更新时间:2024-08 来源:网友投稿

县域是我国经济社会目标的基本执行单元,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有县级行政区2844个,县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约93%,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约74%,县域GDP占全国GDP约53%。由于涵盖了全国大部分面积、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以及过半的经济产出,可以说,没有县域的共同富裕,就没有全国的共同富裕;理顺了县域共同富裕建设的有效路径,便破解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践密码。

本文选取xx省Y市(县级市)为案例进行聚焦观察,Y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名27位,有较好的共同富裕建设基础,虽是以管窥豹,但期望能够见微知著、以点带面,以更贴近实际和实践的视角,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共同富裕建设经验。

一、Y市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的行动基点

Y市是一个位于长江之中的小岛,地处上海和南京都市圈交会点,总面积33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28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在xx模式中发展起来的工业小城。改革开放之前,与很多小岛一样,封闭、贫瘠、落后是Y市的关键词。人多地少的自然条件,使得农民的温饱问题十分突出(全岛人口27万,耕地仅16万亩)。对绝大多数群众而言,“麦子吃不到栽秧,稻子吃不到下霜”是常态,全县贫困人口高达80%,“高产穷县”全省闻名。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Y市从“五匠营生”到强企林立,从穷乡僻壤到“花城绿岛”,发展成就令人瞩目。1984年费孝通先生在该地区考察时,曾这样总结“(Y市的)乡镇企业要把工业犹如撒沙般地扩散到乡间,直至进入农户的家庭,使整个乡镇范围内的居民都得到实惠。对此,我在加以概括时用了一句话,要使千家万户富起来”,“千家万户富起来,不仅仅是Y市发展工业的目标,而且是Y人正在实践着的现实”。可以说,Y市的起飞与改革开放密不可分,与乡镇企业的发展血脉相连,与百姓富裕同频同步,Y市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富民史。

---此处隐藏4185字,下载后查看---

三是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规范发展民办幼儿园,完善普惠性民办园认定和管理办法。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有序扩大城区学位供给,优化城区教育集团布局,持续推进高品质学校集群发展。加快建设高品质示范高中,加强学生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快新时代产业工人培养,构建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升发展职业技术学校。加强特教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托养中心“三大中心”合作,为有特殊需求学生提供专业康复服务。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引进优质民办学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事业多元发展。

(四)建设现代化社会基本单元,激发微观活力

社区作为现代社会基本单元,是推动共同富裕从宏观到微观落地的重要载体,既是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的“细胞”,也是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的缩影。

一是推进城镇未来社区建设。推动城镇社区服务向专业化、公司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社区养老、学前教育、医疗健康、特色文体、智慧物业等服务。组织实施未来智能社区行动,以未来社区理念实施城市更新改造行动,打造绿色低碳智慧的“有机生命体”、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共同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综合体”。探索建立物业管理公司、居委会、社区服务组织“三位一体”的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体制。要以未来社区理念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打造多功能、复合型、亲民化社区精致生活场景。

二是推进乡村示范新社区建设。推进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使矛盾问题、治安隐患、民生事项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打造平安乡村。推动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建设城乡一体的乡村新社区,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创建全覆盖。搭建村(社区)议事协商平台,全面推行“两组两会”村民小组自治制度和“契约式社会治理”工作法,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开展未来乡村建设试点,建成一批引领品质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示范性乡村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