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更新时间:2024-07 来源:网友投稿

党的XX大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县域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高质量发展的底部支撑。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健康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保障。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

(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党的十九大首次作出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重大论断。党的XX大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经济高质量发展逐渐成为全国各地的共识和战略抉择。深刻认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展开。

从理论逻辑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高级状态,仍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与传统经济发展注重衡量规模、速度、结构等不同,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加突出质量第一和效益优先,强调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方面突破,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是通过方式、结构、动力等深层次、根本性的改进,提升活力与创新力来实现有质量的经济发展。

从历史逻辑看,高质量发展顺应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的客观规律,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后,为缓解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间的矛盾,各地通过改革开放发展产业和做大经济规模。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文化、健康等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迫切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此处隐藏6043字,下载后查看---

(三)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促进加快转换增长动力。加强对县域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支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多依赖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更好挖掘资源要素潜力。全省财政科技投入适度向市县倾斜,支持县域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激励重点产业龙头企业、特色产业领头企业牵头组建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县域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高层次人才或团队引进激励政策和本土人才培育成长激励措施。适度提高市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中科学技术支出额度和占比,加快县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改革,完善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县域高标准建设经开区、科技园等,探索发展“互联网+”创新网络体系,建设低成本、柔性化、开放式众创空间,利用全网创新资源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优化创业创新生态环境,充分发挥企业家的创新发展关键作用,引导高校毕业生和外出务工人员回县创新创业。

(四)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推动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统筹运用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券、开发性政策性及商业性信贷等资源,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在不新增隐性债务前提下更多采用市场化方式支持具有良好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人口集聚优势的县城发展。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县域新增贷款主要用于支持乡村振兴,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积极推进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探索设立乡村振兴引导基金,推动金融机构增加乡村振兴贷款投放。建立健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适度提高对偏远地区和规模较小县域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市民化的补助标准,探索建立城乡公共服务资金统筹整合机制,推动城乡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

(五)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夯实县域经济发展治理基础。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的省市县财政关系,推进县级财政治理现代化,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央地及××省分领域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基础上,细化制定成熟稳定的县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清单,确保县级承担的事权明确、支出责任清晰,因地制宜研究推进县乡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避免“上级点菜县级买单”“县级花钱找上级兜底”等不规范情形。在保持财力格局总体稳定前提下,优化部分税种的省与市县分享比例,适当减少部分利于县级发展税种的省市分享比例,把更多收入留在县级。按照体现“财力下沉”要求,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建立财力性转移支付正常增长机制,规范设置和管理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持续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健全转移支付定期评估机制,加快专项转移支付支出进度监督。

(六)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动经济发展效率变革。推进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县域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推动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发展效率深刻变革。实施县域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攻坚行动,将政府收支、部门和单位预算全面纳入绩效管理,推动绩效管理覆盖所有财政资金,并延伸至政府投融资活动和政策制定实施。推进绩效管理重点逐步从注重项目、资金绩效向财政政策转变,建立常态化财政政策中长期绩效评估机制,实行重大政策全周期跟踪问效。完善预算绩效主体责任管理机制,清晰界定县委县政府、部门和单位及领导干部的预算绩效管理责任,落实绩效管理“一把手工程”要求,发挥“一把手”预算绩效管理关键作用。强化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和绩效管理激励约束,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改进调整挂钩机制,探索建立绩效责任换取管理自由的激励机制。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