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耕地恢复实施路径调查与思考报告

更新时间:2023-11 来源:网友投稿

当前xx省耕地保护面临着耕地总量减少、布局分散、细碎化程度较高、耕地“非粮化”、林草复耕冲突、管护不到位等现实困境,亟须逐步有序地推动耕地恢复工作,以弥补上一轮规划耕地保有量任务缺口,落实年度“进出平衡”和永久基本农田储备等耕地保护工作要求。目前,虽然已有xx等省开展耕地恢复相关工作,但尚处于探索实践阶段,仍缺乏顶层设计和可持续推动耕地恢复工作的抓手。本文在对省内5个地级市、三大示范点调研的基础上,围绕耕地保护目标,提出构建由“空间优化、时序联动、利益平衡、管理协同”构成的耕地恢复实施路径,形成一套可落地、可复制、可推广、具有xx特色的耕地恢复政策与经验做法,为引导带动稳妥有序开展耕地恢复工作夯实基础,也为耕地恢复配套政策的完善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1.调研地区基本情况

调研区包括佛山市、东莞市、清远市、河源市和阳江市等5个地级市,其中佛山市南海区、东莞市和河源市东源县是省级耕地恢复示范点,三大示范点分别是珠三角桑基鱼塘区域、高度城市化地区、粤东西北典型农业发展区的典型代表。耕地现状情况

东莞市耕地以水浇地为主,其余4个地市以水田为主。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简称“三调”)数据成果,位于粤西的阳江市(10.71×104hm2),粤北的清远市(17.56×104hm2)、河源市(10.53×104hm2)耕地面积大,且水田占比均超七成;而位于珠三角的佛山市(2.12×104hm2)、东莞市(0.92×104hm2)耕地面积小,其中佛山市水田占比接近六成,而东莞市水浇地占比超九成。此外,结合上一轮规划耕地保有量任务,研究区耕地资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口,其中清远市缺口最大,其次是佛山市。

耕地恢复潜力情况

研究区耕地恢复潜力以难以恢复为主,且群众意愿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基于耕地恢复潜力调查评价结果,从地类来看,佛山市、东莞市耕地恢复潜力地类以园地和坑塘水面为主,而河源市、清远市和阳江市以园地和林地为主;从恢复难易程度来看,均以难以恢复为主,其中难以恢复耕地占外业调查耕地恢复潜力的比例均超五成,主要是由于群众恢复意愿低和耕地恢复成本高,尤其是群众的恢复意愿低对耕地恢复影响最大。

---此处隐藏4227字,下载后查看---

二是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提升综合效益。首先,探索“土地预流转”模式,实施以“吸收、储备、经营、转租等农民的承包地或承包地使用权、资金融资”为功能的“耕地恢复银行”,推动耕地规模化经营。其次,因地制宜推进复耕后的耕地与农旅等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耕地的生态及景观文化价值的显化,从而提高耕地持续发展能力。

构建全方位的耕地恢复网格化管理路径

一是加强配套政策供给,完善顶层设计。省级加大对耕地恢复工作的政策供给,制定耕地恢复实施方案,研究出台耕地恢复项目管理、激励措施、质量监管、资金管理、后期管护、监督考核等配套性政策。与此同时,创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耕地流转扶持政策和农业政策性保险政策制度,以及探索有偿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永久基本农田易地代保等工作机制。

二是坚持D、政府、职能部门、企业、村集体、农民等治理主体紧密配合,且各司其职,构建多方主体协同共治模式。其中,成立省级耕地恢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统筹协调全省耕地恢复工作,指导并加快推进省级耕地恢复示范点建设工作,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三是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监督信息系统,探索搭建耕地恢复工作管理模块,并衔接好年度国土变更调查、耕地“双平衡”、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永久基本农田动态监管等业务,实现与自然资源调查、国土空间规划、执法监督等环节互通。同时,以xx智慧自然资源平台为支撑,搭建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五级网格化管理的工作体系,提高耕地智慧化管理水平。

《关于耕地恢复实施路径调查与思考报告.doc》
   推荐度:
一键复制下载本篇下载全站
 登录  注册 

5年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199元/无限下载
1年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89元/无限下载
终身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279元/无限下载
单篇下载
单次下载
8.9元/次
微信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限网站充值用户

点卡激活的用户,点击这里联系客服找回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