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在调查研究中练就“真功夫”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领导干部的调查研究能力是适应新时代新征程要求而具备的领导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领导干部在进行调查研究具体工作中展现出来的本领和技能。新时代,领导干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要理解调查研究能力的理论内涵及其内在逻辑:发现问题能力是前提,分析研究能力是核心,实践转化能力是关键。从提升调查研究能力的主观意愿不强、客观上受到环境和制度因素制约两个方面,分析领导干部调查研究能力欠缺的原因;从锤炼政治品格、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健全完善制度六个方面阐释调查研究能力的提升路径,为新时代领导干部调查研究能力提升提供学理支撑和科学对策。
---此处隐藏15232字,下载后查看---
“时代是出题人,我们是答题人,人民是阅卷人。”中国GCD人把人民群众当作“阅卷人”,通过调查研究真心诚意听取群众意见,把群众意见当作查找问题的“镜子”,把群众批评当作改进工作的“鞭子”。2015年总书记在贵州省花茂村调研考察时指出:“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
让老百姓来评判我们工作的得失,毛泽东在这方面作出了榜样。井冈山时期,为了将刚刚组建的部队锻造成真正的人民武装力量,争取群众拥护,建立根据地,毛泽东深入到老乡中开展调研,用人民的“口碑”为部队制定军规。当听到有老乡反映有官兵在帮助农家收红薯时,一边收一边偷吃,毛泽东制定了“三大纪律”中的“不拿群众一个红薯”,后来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当听到有老乡反映有官兵借用自家门板不还时,毛泽东宣布了“六项注意”中的“还门板”。这还不够,毛泽东继续收集群众意见来改造部队,尤其注重对“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执行情况的调研。有老百姓向他反映:“光‘还门板’不行,各家各户的门板大小不一样,你还到我家的门板,是别人家的门板,我家的门安不上。”毛泽东对此高度重视,马上通令红军把“还门板”改为“上门板”,要求部队宿营时借老百姓的门板睡觉,离开时要给老百姓上好才能走,并派人督促、检查。毛泽东的做法获得了老百姓的高度赞赏,老百姓说:“毛委员什么都给我们想到了。我们与红军呼吸相通。”
中国GCD不断完善接受人民评判的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以民为镜,为全党划出“红线”、标明“雷区”、架起“高压线”。为了让越来越多充满“烟火气”的基层声音传到中南海,让群众关心的“柴米油盐”问题进入到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2012年以来,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把超过30%的代表名额分配给来自生产和工作一线的党员。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和国家未来很长一段时期要遵循的行动指南,在起草二十大报告的过程中,党中央面向广大网民公开征求意见,收到了850多万条留言,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总书记专门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以网络问政问需于民、问情于民、问计于民,更好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是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实践,也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大举措”。
同志们,单位的空调吹不来百姓的心声,机关的键盘敲不出基层的全貌。让我们迈开调查研究的脚步,到机器轰鸣的厂矿车间、到阡陌纵横的田间地头、到人声鼎沸的集市菜场去摸清楚群众的意愿、群众的要求,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历史的趋势。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