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区基层治理品牌建设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更新时间:2024-11 来源:网友投稿

---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坚强堡垒。健全“区域统筹、上下联动、多元聚力”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基层治理全过程。织密“一张网”。推进“一网格一支部”建设,实现66个综合网格党支部建设全覆盖,推行网格党支部书记和网格长“一肩挑”,实行党员和网格员“双培养”,党员网格长占比过半;构建“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楼栋长)”四级组织联动体系,带动274户党员中心户、52名党员楼栋长挂牌亮身份参与服务,充分激活党员“红色细胞”,切实打通基层治理“感应末梢”。凝成“一条心”。创新开展“1+5”红色圆桌会(“1”为村级党组织书记,“5”为支部书记、党员代表、企业代表、能人代表、群众代表),定期面对面察民情知民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基层党组织、群团组织和社会团体等共建互融,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养老服务、未成年人保护、“三留守”人员关爱等社会工作,协同寻求治理良方、齐心共促基层善治。守好“一方安”。发挥村(社区)民警兼任村(社区)党(委)总支副书记优势,聚合专职辅警、调解员、协管员、村(社区)网格员等力量,结合“党员联户”活动,链接“两代表一委员”“两官一律”等多方治理资源下沉帮促村(社区)“急难愁盼”化解,切实守护群众幸福安康。

服务赋能,完善基层治理解纷体系。坚持为民服务在一线落实,动态掌握真实情况、及时处置化解矛盾。走村入户,民情“了然于胸”。村(社区)干部划片包干、挂钩到组,每日走村串户,与群众一条板凳聊家常、处朋友,宣讲惠民政策、收集反馈社情民意。送驾社区发放“服务联系卡”,从劳保、计生、民政等“分内事”,到银行、水务、供电等“分外事”,全部明确对接人及电话,基本涵盖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主动排查,隐患“格格不入”。以镇域综合网格为基本单元,连网带格划分“平安守望点”20个,织密安全信息网,健全基础台账,加强治安管控和治安问题排查,确保把风险隐患“梳”出来、“清”理掉。侯桥村推行村干部兼任水费抄表员制度,利用村干部上门入户抄表,既节约了公共开支,又能及时把好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及时回应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察觉问题隐患,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专业下沉,矛盾“一站调处”。全镇11个村(社区)均设立司法行政工作室,选派优秀政法网格员,为群众提供信访受理、矛盾调解、法规咨询、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推动矛盾纠纷“一揽子”法治化化解。2023年,全镇群众安全感达99%以上,网格服务满意率98.7%。

富民强村,绘就基层治理幸福图景。将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闯出一条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的新路子。多措并举选好“领头雁”。坚持把“选育管用”放在突出位置,全镇83名村(社区)“两委”成员中,致富带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占比达38%,村(社区)干部、村(社区)书记大专以上学历占比分别达90%、100%;2名村(社区)书记选聘入事业编、1名通过定向考录公务员,极大激发村级带头人敢担当、勇争先的精气神,让乡村成为愿意来、留得住、有奔头的干事创业热土。资源整合打造“先行区”。依托大泉湖、止马岭等自然资源和**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邓子恢故居、新四军第一派出所等红色资源优势,以优质稻米、大泉雨花、特色民宿、文体赛事等产业为纽带,深耕“红农旅体”融合发展,打造3.6平方公里镇域乡村振兴先行区。上半年,全镇接待游客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64.57%、60.32%。因地制宜唱响“致富经”。深入开展乡村振兴“月月谈”活动,并组织村(社区)书记赴周边地区学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先进经验,拓宽发展思路和办法。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党员+农户”发展模式,稳步扩增光华肉鸡、竹墩青萝卜、大泉雨花茶、侯桥金银花、送驾板栗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动农户稳定就业增收。2023年,全镇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405.7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56元、增幅6.6%。

村社“小阵地”,民生“大舞台”。下一步,**镇将持续深化“守望相竹”基层治理品牌建设,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真正把乡村建成守望相助的幸福家园。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