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达学习总书记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讲话提纲(第一议题)

更新时间:2024-10 来源:网友投稿

---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根脉和魂脉,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总体要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视野宏阔,为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全面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结合刚才传达学习的讲话精神,我强调几点贯彻落实意见:

第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GC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思想方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擘画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宏伟蓝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鲜明提出“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正如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巩固和拓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指明了党的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复兴伟业展现出越来越光明的前景,归根结底在于有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根本在于有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在实践方面,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经济基础和本质要求。在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共同走向现代化的实践路上,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在促进团结方面,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团结奋斗。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正是各族群众彼此加深理解、增进亲情的交心过程。作为一项顶层设计和制度性安排,模范表彰鲜明体现了党的意志、人民意志、国家意志。今年,这一模范表彰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充分体现了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立意高远与宏阔深邃,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第二,中国GC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巩固各民族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中国GC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各族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巩固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一是增进伟大祖国认同。正确的国家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最重要的政治原则、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最质朴的人生价值取向。“国家观”三个字,最终落到实处就是要增进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要正确认识国家与民族、个人的辩证关系;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二是增强中华民族认同历史观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历史观正确与否,关系人心聚散、国家兴亡、民族盛衰。要树牢唯物史观,不断强化五千多年来中华儿女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观点,突出强调各族人民群众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树立“大历史观”,认清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脉络与正确走向,坚持各民族共创中华的整体史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三是强化民族团结认同。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教育引导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各民族之间的血肉联系,进而筑牢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思想防线。正确处理“四对关系”,实现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四是巩固民族文化认同。坚定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做中华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和传播者;增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坚持能够容纳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融合各民族先进文化,才能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不断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推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创新,促进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百花齐放,以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中华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五是坚持宗教中国化认同。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各族人民群众宗教信仰,才能凝心聚力、达成共识,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要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不断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

第三,深刻理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深刻内涵,在民族领域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尊重历史、符合国情、顺应人心的正确选择,具有明显优越性。中国GCD自成立之日起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出了一条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是尊重历史、符合国情、顺应人心的正确选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共同社会制度和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认真在各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巩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中央把民族工作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民族工作走上了体系化、规范化、法治化的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基础不断夯实。新时代,总书记进一步创新、拓展、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尤其是明确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科学内涵,赋予了这条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特质,提出了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充分阐明了我们的民族工作是成功的,我们的民族理论政策是管用的,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面向未来,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要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自觉在大统战工作格局下做好民族工作,不断巩固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支持民族地区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促进各地区在经济上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融为一体,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三个意义”,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推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逐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和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不断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我们要抓好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充分调动民族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各行各业各族群众积极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工作。加大对受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的宣传力度,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民族工作的良好氛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