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巾帼“她”力量,开创调解“新”模式

更新时间:2024-10 来源:网友投稿

淮南长安网讯 大通区上窑镇有这样一支巾帼调解队伍,她们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在当地小有名气。乡村里婆媳发生矛盾,她们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邻里间发生纠纷,她们会不厌其烦上门劝解。她们致力于将群众矛盾消除在萌芽阶段,实现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今年以来,大通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乡镇矛盾纠纷调解联动机制,着力打造矛盾调解新品牌。在大通区委政法委、区委平安办与大通区上窑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11月8日“窑和”巾帼调解室在上窑镇正式挂牌成立。

“1+1+1”,调解创新模式强

上窑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新模式,依托上窑镇综治中心和司法所人民调解,打造“窑和”巾帼调解室,吸引了优秀基层巾帼代表,加入组成巾帼调解队伍。同时,还充分调动辖区参与乡村调解的积极性,在现有调解工作室团队的基础上,创新了自治调解的新模式——“1+1+1”,即1个核心+1个调解队+1群网格居民。

一个核心,突出上窑模范人民调解员谢中琴的领头作用。这位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几十年来,积攒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调解技巧,“有问题找谢大姐”已经是当地居民口口相传的“和事佬”品牌。日常工作中,以谢中琴为核心的调解工作室团队,定期召开工作例会,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归类,分享调解经验和技巧,明确调解思路。同时,谢中琴也手把手帮带,在实操过程中不断提升团队成员的调解水平。调解工作室的每一名调解员在谢中琴的实践培育下不断成长,独当一面。

---此处隐藏2914字,下载后查看---

近年来,上窑镇坚持讲普法贯穿调解始终,通过“1+3”工作法把调解的过程变为普法教育的过程,调中明法、调后析法,通过调解一个案件、普及一部法律、教育一片人群,进一步增强基层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1个工作理念,坚持“调宣结合、协同作战”的工作理念。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调解,将普法宣传和人民调解结合起来,通过以案说法、以法促调、以调促宣,教育引导纠纷当事人遵纪守法。

3个同步,调解宣传“堡垒+队伍+阵地”三方面同步建设。即加强堡垒建设,明确将人民调解组织作为普法宣传的堡垒,坚持把普法贯穿于调解的全过程,促进工作相互配合;强化队伍建设,壮大普法宣传和人民调解队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着力提高基层法治素质和能力;巩固阵地建设,突出“窑和”巾帼调解室品牌特色,在调解过程中以案释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更多的人民调解工作品牌和专业普法团队,推动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在调解上窑镇马庙村村民解某邻里纠纷中,巾帼调解员耐心听取解某叙述,了解到解某翻建房子时曾将旧围墙拆除,现在需要重修围墙,邻居方某不同意其在原基础上修建,还将粪便倒在解某窗户下。调解员通过走访了解到,方某在建房时曾被解某为难过,以至于结下怨结。工作人员找准矛盾根源,多次上门调解,为两位当事人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双方最终达成和解,矛盾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今后,大通区将进一步发挥“联”字优势,找准妇女同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切入点,主动联合乡镇综治、司法、民政等职能部门,整合社会力量,用好“巾帼志愿服务队”、“巾帼调解队”等队伍,着力构建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推动建立符合基层实际的工作机制,探索特色鲜明的妇女参与社会治理模式,发挥女性团体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优势,为更好、更快地推进平安大通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