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市防指部署要求,区防指办认真分析评估梅雨防御和今年第3号台风“格美”应对工作,总结应对经验,查找短板差距,持续推进全区防汛防台抗旱工作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做到“打一仗进一步”,现将防御应对工作复盘如下:
一、今年我区梅雨主要特点
今年我区6月9日入梅,比常年(6月12日)偏早3天;7月4日出梅,比常年(7月5日)偏早1天,梅雨期25天,接近常年(23天),梅雨量304.1毫米,比常年(271.8毫米)偏多32.3毫米(11.9%)。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梅雨形势典型,入梅出梅均略偏早。6月9日入梅,比常年(6月12日)偏早3天;7月4日出梅,比常年(7月5日)偏早1天;梅雨期25天,接近常年(23天)。二是梅雨阶段性明显,雨量时间上较集中。降水总体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6月9到18日主雨带位于我省南部地区,我区处于雨带北缘;第二阶段6月19到27日雨带北抬,我区处于雨带南缘。今年梅雨期降水过程较集中,10日、16日夜里到17日、23到27日出现三轮大范围降水过程,累计雨量占梅雨量83%。三是雨量接近常年略偏多,空间分布较均匀。全区梅雨量接近常年略偏多11.9%,雨量空间分布总体均匀,最大X镇X站356毫米,次X镇X站343毫米。
二、主要做法
(一)全面落实防汛责任。一是全面落实“包保”责任。区防指指挥长和22个镇街完成责任书签订。组织水利、资规等、住建部门更新防汛防台高风险点位情况,完成区镇村三级440名防汛责任人信息更新公布,明确48个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30座水库、42座高坝屋顶山塘、37处城区易涝点等各风险点位责任人,落实高风险点位“一点一策”,确保人员到位、物资到位。二是迅速部署梅汛工作。印发做好梅雨期防汛的工作通知,督促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严守“三条底线”,防汛责任人及时进岗履职,切实把人员提前避险转移作为最关键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强化业务培训。组织镇、村两级防汛责任人业务培训,对“1833”联合指挥体系的等新内容进行考试,强化培训效果,同时,督促各镇(街道)做好各村社转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基层一线防汛责任人培训,已完成培训24期,已完成培训人数1100余人,做到全区村(社区)全覆盖。7月3日-5日,成功举办区管领导干部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区防指部门成员单位分管领导近50人参加培训,会议邀请了专家就防汛防台工作体系建设内容授课。
---此处隐藏5784字,下载后查看---
(二)进一步完善“1833”联合指挥体系。不断提升联合指挥部参谋部运转效率,强化联合值班会商专班,明确值班人员专业能力要求,规范研判信息格式,严肃值班会商纪律,提高联合会商质量。
(三)进一步强化整体协同联动。充分发挥“八张风险清单”牵头部门作用,进一步明确与东钱湖管委会职责边界、规范指挥流程、完善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各行业领域专业优势,实现统分结合、联合制胜。建立梅雨防御“1+7”总案体系,以应急响应等级划分行动阶段,做到有序应对。
(四)进一步完善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明确镇街防指办设置,充分发挥镇(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小防指办”作用,制订站队正规化建设运行相关规定,将防汛防台工作纳入高频事项运行框架,明确基层应急消防力量“干什么、怎么干”,形成清晰的权责清单、履职规范。
(五)进一步加强隐患排查整治。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要求,进一步强化对水库、山塘、河道、堤防、地质灾害、易涝低洼等重点部位的隐患排查,突出抓好小流域山洪防范区、地质灾害防范区等高风险区隐患排查和巡查,实行问题、责任、措施清单化管理,确保问题及时整改闭环。
(六)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叫应。加密自动气象站建设,研发暴雨风险预估产品,持续提升地质灾害、交通领域风险等领域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强化会商分析,及时研判汛情、灾情、旱情发展趋势。发挥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专业优势,滚动预测预报,精准预警提醒,特别要强化局地短历时强降雨预报预警,严格落实高级别预警“叫应”机制,即“叫应”又“叫醒”。督促各地各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强化预警与响应联动,及时或适度提前启动应急响应,扎实做好各项防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