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织密组织体系。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创新党员“一联十户”、小组长制等体制机制,形成“村党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治理合力,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整体提升。
(二)建强党建阵地。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主阵地,辐射性地打造党小组“红星之家”、文化活动中心等群众服务阵地,为群众提供办事方便、多样开放的议事平台,全面、及时、精准地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探索“党建+市场主体”新模式,将“红星之家”建在茯苓窝康养农场,在农场优秀职工中发展年轻党员,让党员把身份亮出来,为企业提供“红色”活力。
(三)组织活动开展。依托阵地常态化组织开展“四季村晚”、关心关爱留守儿童、义诊义剪志愿服务等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各项工作积极性。今年以来,已开展了“真情暖童心·幸福我村”“我村父亲节文艺汇演”“非遗文化演出”等活动,融合了皮影戏、竹排赛、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每场活动人气火爆,吸引周边2000余人驻足围观。
---此处隐藏1162字,下载后查看---
三、坚持共同缔造共享美好生活
(一)共商共谋发展路经。广泛联系在外能人,召集乡村能人开展座谈会,围绕村庄规划、建设模式、利益分配等听取多方意见建议,鼓励能人献计献策、广大村民出工出力。在茯苓窝传统古村落保护开发座谈会上,在外能人和在家村民积极献策,收集到群众意见建议30余条。经过积极沟通,村“两委”、市场主体与一期25户农户在一周内达成了房屋保护共识,签订了房屋租赁、土地山林流转合同,为后续运营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二)共建共享美好家园。动员党员群众全过程参与村庄建设,坚持点子群众出、方案集体定、材料就地取、用工本地找,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动员联系本村木匠、瓦匠、漆匠、蔑匠等能工巧匠200余人参与到“焕新”老屋项目、传统建筑修缮保护中。村塆修建花坛、文化墙、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开展河道清淤、河岸整治等活动中处处能看到群众投工投劳的身影,乡村容貌增了“颜值”,村民生活提了“品质”。
(三)共管共护幸福生活。施行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日常管护模式,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群众自觉做好房前屋后“扫干净、码整齐”等小微事项,常态化开展卫生检查督查,进行塆组评议、院落评比,以评促改、以评促护。探索积分超市,鼓励群众参与村风家风建设、乡村环境整治,通过互评和共评广泛激励群众参与共同缔造,全面推进乡村治理效能。
下一步,我村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扎扎实实做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