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一路绿灯”式调研

更新时间:2023-12 来源:网友投稿

---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一路绿灯”有比喻办事一路畅通、没有阻碍的意思。但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时若也“一路绿灯”,恐难以听到真声音、挖到真问题、找准真药方。

去哪儿下发“预约表”,“一路绿灯”源于有“脚本”。一些D员干部对自己调研的主题没有明确思路,直接当甩手掌柜交由相关经办人员进行安排,基层接到调研通知,加班加点准备汇报材料,安排路线、选点、选人,各个环节时间内容严丝合缝,事先写好报告,相互搭台唱戏,调研者在调研时发现不了真问题。调研是为了解决问题,应按照“有什么问题就调研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首先调研什么”的思路准备调研主题,不能“上下一般粗、各地一个样”,导致调研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应当合理搭配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调研,牢牢掌握调研工作主动权,防止“被安排”。

看什么只去“示范点”,“一路绿灯”源于有“踩点”。一些同志对工作要求“刚播种就要收获”,习惯性看工作的特色亮点,对同一项工作进行扎堆调研,经办人员恐调研现场达不到要求导致工作挨批评也只有提前去现场“踩点”指导,基层疲于接待,唯有拿出“明星村”“示范点”,推出“经典线路”“参观基地”应付,调研者也就只能看到“门面”“窗口”,看不到“后院”“角落”,调研形成的结果自然也不具备针对性、实用性。调研是为了真真切切找准问题,应该多一点直击痛处,少一点遮遮掩掩,工作不能急于求成,只看有成果的部分只会使整个工作“按下葫芦浮起瓢”,达不到整体推进的效果。

问问题挑选“专业户”,“一路绿灯”源于有“彩排”。开展调研前,选择村两委干部、“有觉悟”的D员、“会说话”的致富能人、“不乱说话”的老实人,提前“打好招呼”“做好彩排”哪些必须要说、哪些可以说、哪些决不能说,调研者“只缘身在此山中”,只能看见“形势一片大好”的和谐,听不到群众反馈的真问题、存在的真难题。深入基层调研,应当轻装简行随机走进群众家中串门、拉家常,多一些“现场突击”“临场起意”,切实把基层面临的问题找出来,把群众反映的意见提上去,调研者才能不虚此行、满载而归。

《谨防“一路绿灯”式调研.doc》
   推荐度:
一键复制下载本篇下载全站
 登录  注册 

5年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199元/无限下载
1年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89元/无限下载
终身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279元/无限下载
单篇下载
单次下载
8.9元/次
微信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限网站充值用户

点卡激活的用户,点击这里联系客服找回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