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造芯“虚火”背后的“烂尾”潮

更新时间:2023-11 来源:网友投稿

近年来,芯片半导体作为新兴产业的时代宠儿,特别是在中兴、华为事件的影响下,“国产替代芯”呼声愈发高涨,全国各地造芯企业和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蓬勃涌现,芯片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但随着多个芯片项目先后陷入烂尾、停产、劳务纠纷等,行业“虚火”背后带来的巨额资金的浪费和国有资产的损失值得警惕关注。

一、案例表现

案例1:

成都格芯成立于2017年,投资方为美国晶圆代工巨头格罗方德。并于2017年2月10日在成都高新西区举行了盛大的签约仪式,总投资约90.53亿美元,建设12英寸晶圆厂,该项目共分为两期建设,在当时是格罗方德在全球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生产基地。2018年4月,格罗方德对成都格芯出资5.4亿美元,持股比例为51%、成都高芯出资5.2亿美元,持股比例为49%,合计超过10.6亿美元实缴出资。但在后续出资问题上,格罗方德希望以其新加坡工厂的旧设备折价入股,而成都政府则更希望启动项目的二期,导致双方出现分歧。随后,10月,格罗方德和成都签署了投资协议修正案,取消了原计划引进的一期项目,项目进入了关停阶段。2019年4月,为解决遗留问题,成都格芯和格罗方德启动了“临时共管机制”。然而,双方在资产处置方案上又存在极大的分歧。到了2020年5月,成都格芯先后发布了3份通知,宣布因经营情况彻底停工停业,千亩厂房也彻底空置。

成都格芯的倒闭与其母公司有很大关系。虽然格罗方德顶着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的头衔,但从经营情况来看却不容乐观。2018年至2020年公司连续三年处于净亏损状态。此外,格罗方德的母公司ATIC是一个投资公司,对技术缺乏深入了解,因此只能聘请职业经理人担任CEO,10年时间换了4位CEO,带来了公司决策的不稳定,加之技术战略上放弃了7nm制程的研发,导致其主要客户AMD宣布将7纳米产品线交由台积电(TSMC)独家代工。多年业绩不佳,成都格芯自然成为了被牺牲的弃子之一。

---此处隐藏3633字,下载后查看---

3.国资国企入局新兴产业在投资决策、专业能力、风险管理存在欠缺或不足。一是提供资金垫付或担保,恐背负债务问题。项目发展前期所需要的资金完全依靠政府投入,企业凭借“口头支票”或高大上的词汇忽悠,吃准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迫切心态,迫使为其提供承担协调用地、建设标准厂房、协助银行贷款、提供丰厚财政补助等多项便利条件,而一旦企业后续资金不到位或者经营不善,资金出现缺口,项目便无法推进下去,地方政府甚至可能背负巨额债务。二是缺乏必要调查和风险防控手段,对企业之前的资质、经营状况、发展战略等缺乏必要的调查和审核,风险发生时,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包括国企自身作为投资人的利益都得不到保障。三是没有遵循规范操作和风险控制的原则,基于有效的风险评估和详尽的调查,采取审慎、保守的方式进行投资并购。地方国资纷纷开启城市“投行化”大转型,即政府风投模式。它的出现,不仅被视为从“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的积极转型,也被视为城市竞争从城建竞赛向产投竞赛的转移。

三、对策及建议习总书记曾说“新兴产业如火如荼。对这个事,亦喜亦忧。”总书记“喜”的是,中国企业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在多个新兴赛道成绩亮眼。总书记“忧”的是,“就怕来个大呼隆,先是一哄而起,最后一哄而散。”善谋全局,常怀远虑。总书记的“亦喜亦忧”,蕴含着深刻的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为我们既好又稳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根本遵循。

1.充分尊重行业内在发展逻辑,抛弃浮躁思想,拒绝盲目跟风。一是发展核心技术不要幻想“弯道超车”,要摒弃浮躁,做好“长跑”准备。像芯片半导体这样的高复杂系统能力建设周期往往长达十年以上,既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还要耐着性子坚持干,目标是在市场化条件下实现自主性。妄自菲薄不行,贪大求全更不行;没有政府投入不行,只有政府投入更不行。二是把握产业发展的大势,才能搞准产业发展的方向。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城市决策产业发展方向,要立足自身实际,筛选优势产业,必须把势与形、利与弊分析透,把产业发展方向研究准,搞清楚自身所处区域经济在大环境中能做什么,再思考怎么做的问题。三是加强人才供给,优化营商环境,打牢产业发展基础。深化产、学、研三方合作,打造人才供应链,集中优质资源、选定技术方向、形成研发合力,以技术突破为抓手不断通过研发摸索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以打持久战为原则,做好关键性基础性的工作,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研发氛围,准备产业“长跑”。

2.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在差异化新兴赛道上久久为功。一是要培育良好的政治生态。这是一场和恒心并肩的布局,地方政府不能抱着“追风口”“强心针”的心态,而要给予长期、持续、稳定的扶持,不折腾、不争论,一届接着一届干,保障项目和产业发展的连续性。此外,要培育一支了解产业规律、敢于科学谋划的专业干部队伍,在谋划产业的过程中,差异化选择细分投资领域,坚持市场化运作,向资本方、专家学者和领军企业借智借力,实现政府、专家、企业、市场各方的良性互动、稳健运行。二是地方政府上项目前应加深对这一产业的科学理解,谨慎评估自身资源,加强产业规划布局。有关部门应逐步为行业培植市场环境,而不是一味上马项目。包括市场需求、投资回报率、项目可行性等方面的评估,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盈利能力。同时,要在产业规划布局上下功夫,类似于芯片半导体这类科技含量高的行业,不宜到处布局,应有所侧重,因为除了传统的土地、政策、资金补贴外,更需要人才、技术和市场,这就决定了需要在有技术积淀的大城市落地,依靠差异化产品规划和创新,走出同质化竞争的困境。三是对于地方政府的约束,应建立事前规范,事后问责的处理机制,并申明后果自负不兜底,坚持“谁支持、谁负责”的原则,对造成重大损失或引发重大风险的地方予以通报问责。

3.国资国企入局要秉承审慎、合规、稳健原则,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风险防控,进行专业评估和机制探索。一是要立足本地市场,优选客户和项目,深挖机会,关注可能存在较高风险的重点领域和区域,在源头上严把客户项目准入关,切实做好一道风险防范。二是要理顺体制机制,平衡好风险和回报的关系,不可激进,不能盲目跟风。国资在资本市场的投资活动应该遵循规范操作和风险控制的原则,应该基于有效的风险评估和详尽的调查,确保投资的可行性和符合企业自身发展战略。同时,国资应该注重与民营企业和市场投资者的合作,充分利用各方优势共同推动企业发展和市场繁荣。在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方面,国资应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公开度,保护投资者利益。另外,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制定长期可持续的投资策略,注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避免盲目投机和投资泡沫,在投资决策和运营中坚持审慎、合规、稳健的原则,以确保国资的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的稳定运行。三是发展新兴产业是一项战略性系统工程,应立足实际、着眼全局来谋篇布局,摒弃“产业浮躁症”。新兴产业正因其“新”,而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要按照总书记所说,“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处理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制定产业政策,还是推动产业发展,都要牢牢把握“稳”这条主线,蹄疾步稳、慎之又慎,既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上,又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