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XX区辖区有XX大学、XX师范大学、XX理工大学等10余所高校,21万师生。近年来,XX区充分发挥高校聚集的比较优势,确定“XX花都展示区、现代科教创新城”功能定位,强化D建引领校地合作共建,合力破解城市基层治理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实现“城与校”双向奔赴、“大学大城”协同发展。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以共建为主线,同绘基层治理“一张图”。强化谋篇布局勾勒蓝图。印发推动校地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D建引领人才共建工程等“六大工程”,系统谋划校地共建工作。推动区委常委班子全覆盖挂钩联系高校,建立校地联合共建制度机制,健全“搭建平台+收集问题+协调解决+问题反馈”机制,区委主要领导带头逐一拜访高校,为基层治理引才聚智,累计与10所驻呈高校达成合作事项300余项。深化组织共建描绘细节。全面推行街道社区D组织兼职委员制,将高校D组织吸纳为兼职委员单位,建立健全“资源清单”“认领清单”“项目清单”,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将平安治理、助老扶弱、一老一小等问题纳入需求事项,推动高校专业团队认领清单,达成基层治理共建“微”项目108个。突出品牌共建彰显特色。区委书记领办“环大学城D建示范圈”项目,聚焦深化校地共建助力基层治理,按照“一点一策”的思路整体提升街道、社区、两新组织等不同领域8个城市基层D建示范点,带动各领域基层D组织在校地共建方面开拓创新、培育特色,建成吴家营街道校地企D建“荟客厅”,探索出校地共建助力网格治理等一批XX经验。
以队伍为保障,拧成基层治理“一股绳”。引育一支专业治理队伍。一方面引进并组建D政人才队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法治人才队伍等9支人才队伍,吸纳2394名专业人才下沉基层开展社会服务、矛盾调解等工作;另一方面加大专家工作站室和人才项目经费保障力度,以真金白银引育专业治理人才,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扶持资金222万元。建设一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城市治理合伙人”项目,聘请高校专家学者担任社区治理项目导师,以“专家教授+学员+社会力量”的形式成立志愿服务队50余支。吸纳高校D组织和学生团队进入社区,延伸培育社区能人、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162个,开展好爱心义诊、儿童托育、心理健康等各项工作。与XX师范大学共同建设“爱护未来”社工站、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关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头版点赞。储备一支后备治理力量。整合区级部门、街道社区、驻呈企业实习实践岗位,推动高校大学生到基层治理一线锻炼,落实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累计发放个人工资补助140余万元,岗位补助28.6万元,交通补贴15万元,吸引高校毕业生留呈就业,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成长平台,为街道社区培育储备基层治理后备力量。
以善治为目标,同奏基层治理“一首曲”。平安共建呈现新面貌。一方面,引导高校专业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矛盾纠纷调解,以模拟法庭、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法律法规,不断提升居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另一方面,针对高校电诈等刑事警情居高不下的情况,成立XX区反诈宣讲联盟,积极开展普法强基进校园活动,筑牢校地安全防线,先后为高校师生挽回经济损失3100余万元,高校警情接报率同比下降29.58%。网格治理注入新力量。推动高校D组织进入社区兼职委员制、院校D组织结对包保网格楼栋、高校师生D员和志愿服务队伍进入楼栋服务,通过网格收集居民“微心愿”,高校团队定向认领和点亮居民“微心愿”,实现高校力量嵌入网格治理体系,助力基层治理更加精细精准。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48个楼栋与高校学院D组织结对包保。基层治理彰显新活力。充分整合高校优势资源,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建立起社区居民需求“点单”、街道统筹资源“派单”、各联系高校结合实际“接单”的服务模式,实现社区居民需求与志愿服务的精准对接,开展中医药健康养生、亲子教育、扎染传统文化传承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1400余场次,惠及群众4万余人次。
以上发言,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