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报告汇编(3篇)

更新时间:2023-12 来源:网友投稿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报告汇编(3篇)

新时代高校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四个着力点

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研究

---此处隐藏10861字,下载后查看---

3.网络意识形态可控性演变为难控性。网络意识形态从本质上来讲,极为依赖信息技术,如果要进行网络监管,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者可以通过自身所学的信息技术对数据大流进行监管、控制和过滤,达到对意识形态的高效管控。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开始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进行监控,这既丰富了监控手段,又增加了监管的效果。但是运用大数据来达到对网络意识形态的引导和管控,终究是有限制的,因为人们的思想是自由、独立的。所以由于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意识形态的虚拟性,网络意识形态变得更加难控,使得主流意识形态主体地位受到了一定影响。

(二)自身特征: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潜在风险的扩大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时代步伐逐渐加快,全员皆可为媒体的趋势愈加明显,这使得网络空间整体更加复杂,而这一趋势使得网络舆论难以把控,给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更多更大的挑战,这也使得网络意识形态存在的许多潜在风险影响力度逐渐扩大。1.娱乐性剥削师生理性思考。网络“泛娱乐化”问题愈加明显,这逐渐成了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隐患。网络“泛娱乐化”问题的扩大化对于错误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带动不良社会思潮、助长价值虚无主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这使得高校师生主流意识形态面临被渗透、被消散的风险。2.虚假性渗透师生学习生活。网络的交互性增加了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在传统媒体时代,意识形态的传播主要是对普通群众的单向输出,而新媒体时代,各种平台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介的时空边界,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单向输入,实现了不论时间、空间的互动。但是未经筛选的信息存在着很多虚假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校师生教学的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在新媒体时代下,虚假信息通过传播进入高校,而高校学生正处于缺乏理性判断能力的阶段,极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3.隐蔽性冲击师生价值信仰。网络的虚拟性,增加了意识形态斗争的隐蔽性。网络媒体的一大传播特征就是匿名传播,在网络平台上,人们可以不受限制,超越时间和空间,自由地去传播观点和价值观念,这既是一种开放的特征,也是一种隐蔽的特征,这些隐匿发表出来的价值观念,自由而破碎性地冲击着师生的价值观,从微弱的碎片化整合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使得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整体形势更加复杂。

三、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和应对机制

(一)坚持D的领导,推进思政育人建设。1.发挥思政教育影响力。思政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的强力抓手,我们要充分利用思政教育在人才选拔、学历提升等方面的影响力和作用力,为大学生打牢意识形态的壁垒。为了更好地提高高校对于负面舆情的抵御能力和判断能力,我们要建立多维度、立体化的正向意识形态引导体系。对于大学生,我们要打造常态化的思政学习机制,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础,“四史”学习为抓手,以各类特色的思政活动等为具体措施,建立常态化的理论学习体系,不断提高大学生整体政治素质与政治站位,筑牢思想意识堡垒,让D的思想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发动机”,让D的理论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方向盘”,力求为大学生们注入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带动整个学校打造更加坚固的意识形态堡垒。2.重视正确意识阐释力。高校要充分守好宣传阵地,利用新媒体独特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正确意识形态的宣传力度和深度,强化正确意识的阐释力。通过板报、宣传栏、主题活动等方式,多方面、多维度地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不断扩大阵地,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风尚。引导和鼓励各班辅导员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积极以教育宣传为媒介,着力突出坚持正确意识形态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高校要坚持对D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进行学习和理解,做好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实现“以点带面”,让正确的意识形态能够源源不断地注入广大学生的精神。3.提升价值判断思辨力。高校要不断加强广大教职工队伍以及学生队伍的价值判断思辨力。一是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在日常工作、学习方面的体现。无论是“三会一课”还是全校教职工、学生的政治学习,高校都要把意识形态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去研习和宣导,努力做好D员以及全校教职工的政治素质的学习,让D员及教职工、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意识形态正确对于我们国家发展以及学校建设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不断提升其对于意识形态的理解和体会,从思想上切实的保证师生政治方向的正确,真正做到听D话,跟D走,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努力建设美好校园、和谐校园。

(二)完善管理体系,构建科学防范机制。1.规范常态化监管责任机制。依据国家和地区相关法律法规,针对学校内部舆情稳控以及意识形态建设建立明确制度,不仅让高校师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标准,而且通过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法治意识为高校不良舆情的蔓延带上“紧箍咒”;建立以学校领导班子、各院系负责人、支部书记、基层辅导员四位一体的多方联动机制,充分利用扎根在各个工作领域的“信息员”,及时收集各类舆情情报,尽早发现苗头性问题,并快速制定应对策略;针对学校内部做好实施监督,并建立监控台账,确保实时把握其思想、行动动向。2.构建突发性事件化解组织。建立突发不良舆情应急管理体系,由学校D委领导班子牵头,组成“舆情稳控领导小组”,作为突发舆情处理的指挥机构,充分借鉴过往经验,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上下一体,左右联动,最大限度地防止不良舆情的扩散,降低其负面影响,为正确意识形态的建设培育良好的土壤。3.引领团结型师生工作队伍。一是坚持深化道德建设,积极建设和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道德标准,树典型,立榜样。通过支部及学校的评优评先活动,树立道德典范,加强正向宣传和引导,坚持打造以人为本、健康积极、爱D爱国的良好、积极的校园风气,保持学校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二是不断反思,积极总结,将存在的意识形态的问题及时扼杀在摇篮里。充分利用D建、D课等活动,积极组织讨论分析当下学校存在的问题,正确面对,积极解决,对于已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时通过谈话、沟通、教育等方式进行解决,防止问题扩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