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总书记强调:“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改革永远在路上。随着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改革也面临新的任务,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抓好重大改革任务攻坚克难,加强改革调查研究,加大改革抓落实力度,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定能推动新发展阶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展现更大作为。下面围绕本次研讨主题,与大家分享几点收获和心得。
一、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回望历史,我们推动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改革,取得了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成就,打开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局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首先,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经济的现代化,强调生产资料的社会性质能真正充分地实现。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必须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发展优势。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打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制度的障碍,打通国内国际高层次要素资源循环流动的道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越来越迫切,经济发展面临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供给体系质量还不高、资源要素投入消耗较大、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还未完全形成等问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越是局面复杂,越是要加快改革步伐、向深化改革要动力。
其次,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推进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更加坚定地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证明,中国GCD始终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的清醒和自觉,始终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改革创新,不断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以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以国家机构改革为抓手,推进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从而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组织力、执行力、推进力。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法治体系建设正确方向,深化法治领域改革,提高各领域工作法治化水平,在法治框架下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此处隐藏2486字,下载后查看---
改革在最初的几年可谓大刀阔斧、风生水起。改革逐渐从某些“点”的突破,变成了全面开花。这些新“点”的突破,经历了时间的汇聚,会形成一个更大的“面”,此时进一步的改革就需要从更大的面上的所有点寻求更大的突破,这就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形象描述。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既是中国GCD人在改革进程中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理论自觉的生动体现,更是新时代的背景下进一步释放改革的巨大活力,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
首先,明确改什么。中国的改革肇始于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的改革源于对“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的担忧。随着中国GCD对自身角色与执政规律探索和总结的不断深入,政治领域的改革始终都在进行。社会和谐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气质的形象表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民生福祉的改善,体现的正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不断追求的理想生活和中国GCD的初心与使命。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绿色与健康代表了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凝结着顶层设计的智慧与基层探索的汗水。每一点的提出虽然有着先后顺序的不同,但在统筹推进的过程中皆是重点。其次,明确改到哪。改革是一个指挥棒,指挥着中华巨轮向着伟大复兴破浪前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治理现代化的前提与基础,治理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指向与体现。如果抛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那不是走了“老路”,就是走了“邪路”。总书记在论述制度自信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时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最后,明确怎么改。在“时间表”方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三步走”的路线。我们已经顺利完成了第一个时间节点的任务,相信接下来的两步也会按照既定路线稳步迈进下去。在“方法论”方面,制度建设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实现了内容同构,为实现2035年乃至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目标奠定了重要的基石。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可以说改革一直在路上。改革的方向早已指明,道路现已铺就,中国这艘巨轮正朝着复兴的彼岸稳步航行。
三、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论,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
统筹全局、把握重点。立足新征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既要坚持“十个手指弹钢琴”,也要抓住重点,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大问题,用好机构改革创造的有利条件,从制约发展的堵点和难点、群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寻找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在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下功夫,通过一个个重点难点和堵点焦点问题的破解,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推进。加强调查研究、找准办法路径。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牵涉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遇到的暗礁、潜流和漩涡越来越多,面临的阻力越来越大。只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多到矛盾问题集中的地方和部门去、多到基层一线去,深入群众、体察实情,抽丝剥茧、解剖麻雀,在总体思路和全局工作上下功夫、动脑筋,在方法对策上想办法、出实招,才能使改革更好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要把激发创新活力同凝聚奋进力量结合起来,强化创新激励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站稳人民立场,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积极回应人民关切,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改革,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潜力和创新智慧;进一步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精准实施容错纠错机制,为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改革创新“撑腰”“鼓劲”;突出抓好宣传引导,讲好改革故事,挖掘改革亮点,提炼创新成果,加强经验宣传,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