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街道党建引领网格微治理阵地建设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更新时间:2024-11 来源:网友投稿

党建引领,强化网格治理。**社区以网格“全覆盖”破解纵向治理“没抓手”难题,突出党建引领,强化网格党建,加强统筹协调,按照就近就便、利于管理的原则,依托已有网格设立了18个网格党小组,做到了网格党建全覆盖。同步突出社区党支部核心引领作用,由社区党组织成员或在职党员骨干担任组长,构建出“社区—网格(小区)—楼栋”为主干的“小三级”组织体系,及时在小区、商圈等醒目位置公示楼栋长、网格员及行政执法下沉人员联络方式,把组织设置嵌入网格、职责任务落在网格。对党员进行分层、分类服务,鼓励党员亮出“红色身份”,开展“红色服务”,体现党员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积极动员辖区居民、商户,发挥个人、行业优势,依托现有活动阵地,积极创新活动形式,引导更多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普法宣传工作,提升社区居民民族团结观念。2024年以来结合党纪学习教育,通过“汇理想”党群连心,为党员群众开展“初心”教育系列党课;通过“汇生活”社区服务,聚焦老年关怀、儿童教育、居民社交、公益服务等共性需求为出发点做实为民服务;通过“汇公益”志愿活动,倡导“身边公益”“随手公益”,营造人人做公益的社区氛围。

---此处隐藏447字,下载后查看---

减负增效,链接平台资源。2023年以来,**社区紧跟**区委、区政府关于基层减负增效工作重点,及时公示服务事项清单,规范设置牌匾、制度及宣传板,功能室共享让社区办公场所呈现出更整洁、更高效、更务实的特点,通过基层减负,社区工作人员有更多时间为居民服务。**社区重视辖区资源,积极统筹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工作联做、资源共享。横向依托党建联席会,聚合各成员单位之力,共同研究解决辖区党建工作、社会治理、环境整治、民生服务等重要事项。纵向充分链接辖区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社会机构、爱心商户、志愿服务队等资源力量,建立“社区资源库”,吸纳十余个形式多样的服务资源,组织开展困难帮扶、义诊活动、心理咨询讲座、青少年社会实践等活动百余场。力争实现资源高效对接、多方优势互补,为居民生活提供贴心服务。

为民办事,暖心服务群众。近年来,**社区依托一站式服务大厅设立党群服务、政策咨询、社保、民政等多个便民办事窗口,业务一目了然,服务效能得到明显提升。为更好地解决居民的合理诉求,真正把辖区居民反映的问题和各项矛盾隐患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实现矛盾“内消化”,社区整合辖区人大代表、“双报到”党员、德高望重的老人、口碑好的企业家、物业服务企业等多方力量,初步组建成立了“社贤理事会”,成为疏解社区矛盾纠纷的“减压器”。同时,搭建“红色物业联盟”,与辖区物业服务企业联合,与社区居委会交叉任职,定期召开物业联席会议,部分小区成立业委会共同协调解决各类矛盾问题。对于需要达成共识的社区公共议题、需要及时化解的矛盾纠纷,社区第一时间利用“社贤理事会”平台进行介入。例如,烟厂南小区建成年代较早,配套设施不完善,已多年无物业服务,居民私搭乱建现象屡禁不止,成为社区治理“老大难”问题。为此,“社贤理事会”共同参与私搭乱建现象整顿的治理工作,逐门逐户开展点对点、面对面做工作,平稳有序地完成了楼道私搭小凉房的全部拆除。

重视德治,社区幸福加码。“德不孤,必有邻。”**社区为了促进不同身份背景居民之间的邻里融合,营造温暖有爱、崇德向善的社区氛围,以“德邻文化社区打造”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以“友邻相伴”系列活动促进邻里关系融合。每年开展“社区美食品鉴会”“邻里露天影院”“民族团结一家亲”“趣味故事会剧场”“书香浸润家庭,阅读伴我成长”“母爱相伴、幸福同行”等各类节日活动40余场,用形式丰富的特色活动,传递邻里间的温情和欢乐。二是以“爱邻行动”系列活动营造有温度的社区。社区通过开展“为老服务‘益起来’”“娘家人‘益’起陪你温暖过大年”“送法律援助上门”等能够体现邻里互帮互助的关怀活动,让社区的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和无法返回家乡的务工人员都能够感受到来自社区的温暖。三是以“德邻有你”系列活动厚植社区“德治”底蕴。在社区里发起好媳妇、好邻里、好少年等“德邻有你”年度榜样居民评选活动,树立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德邻”典范,并依托“社区好人馆”面向居民大众常态化宣传展示,以此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区氛围。下一步,社区还将通过打造独有的“社区德邻文化节”方式,进一步将德治理念融入和谐社区建设。

下一步,**社区将持续把网格精细化治理做深、做实、做细,推动问题在基层解决、幸福在社区汇聚。以社区平台盘活社区资源,吸纳更多资源、更多社会组织向社区倾斜,协助政府在发挥设施建设、基本服务中兜底保障作用的同时,发挥居民和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以最大限度满足居民需求。组织更多形式丰富的活动吸引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延续社区“德治”内涵,真正将“人人有责”的社会公德转化为“人人参与”的实际行动,最终形成“人人享有”的和谐社区氛围。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