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要“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近年来,**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样板城市”,聚焦城乡一体化发展,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改革,相继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全省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等,成功入选首批省“幼小衔接”实验区、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培育地区、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职业教育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全域均衡、全阶优质、全面发展”的**教育品牌持续叫响。
为推动教育从城市到乡村一样好,教师素质从城市到乡村一样优,**市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高质量教育样板城市建设为总抓手,成立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将教育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市人大“1号议案”督办项目,形成市委领导、政府主责、部门协调的联动发展格局,并从市级层面重点统筹抓了“三个最”。把“最美的学校”建在乡村。坚持把学校布局作为践行教育公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考量,先后出台《高质量教育样板城市建设纲要》等配套文件,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十三五”以来,教育投入年均增长9%,新建和改扩建学校120所,其中农村学校占比达85%。坚持实施乡村学校品质提升工程,按照园舍最美丽、设施最先进要求,先后投入近2亿元实施校园改造,推动更多乡村学校小而美、小而优;投入近4亿元实施教育信息化基础工程、学校照明改造工程、心理咨询室升格工程等,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升乡村学校现代化水平,切实把好学校建在老百姓的家门口。目前,全市共有幼儿园82所(乡69所)、小学62所(乡54所)、初中25所(乡22所)、普通高中8所(乡6所)、职业学校2所(乡1所),城乡学校规划布局呈现高水平质态,校园环境越来越好,乡村教育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靓丽风景。坚持将培养乡村学校优秀校长、优秀教师作为发展乡村教育第一要务,在招聘、培养、交流、保障等方面向乡村学校倾斜,创成全国首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突出城乡教师精准交流和绩效评价,每年新派出交流教师500名左右,城区学校校长交流比例100%、中层干部交流比例75%,优秀教育人才基本实现城乡学校均衡覆盖。拓展高层次教育人才研修渠道,加强教师进阶培养,乡村教师占比76%。坚持每年核定一定数量乡村定向生招录计划,做好跟踪培养,成立领军校长和中层干部成长工作室,加强教师进阶培养,乡村教师学员占比达70%,新招聘教师安排至乡村学校工作比例达80%。把“最精的管理”延至乡村。坚持“系统性、整体性、精准性”管理,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以高水平管理保障教育高质量。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原则,实施强校带弱校、城乡对口支援等联盟办学机制,推动城乡学校共同发展。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建设教育集团7个,覆盖33所学校,推动城乡学校优势互补、集群发展。实施联盟建设工程,建有“学区联盟”7个、“学科联盟”99对,联盟内学校同备课、共研讨、齐监测。实施驻点服务指导,整合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校长等多方力量,对学校全方位指导与服务,不断缩小校际差异,让全市的学生不论居住在哪里、不论来自哪里,都能在家门口不仅“有学上”更能“上好学”“一个都不能少”。
教育是**最有价值的投资、最有盼头的未来。崇文尚学的**自古官学兴盛、私学繁荣,从安定书院到近代的第一所公立师范学堂,从胡瑗“明体达用、治事通今”的教育哲学到沙元炳“启迪民智”的办学思想,深厚的人文积淀使**的基础教育质量一直保持着高位发展的良好态势,也让广大家长对孩子成长成才有着更多期许和想象。近年来,**围绕高质量教育核心关键积极探索,推动全区域教育资源均衡布局、全学段教育内涵进阶增值、全学段办学品质不断突破,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全域均衡:从城镇到乡村。**教育资源在城镇和乡村的均衡供给,获得了老百姓的广泛赞誉和大力支持。城乡办学条件一样全,**82%的幼儿园为省优质园,100%的义务教育学校达省定办学标准,8所普通高中均为省四星级(乡村学校占比75%),2所职业高中均为国家级重点(乡村学校占比50%);所有中小学校仪器设备均达省教育装备I类标准,所有学校创成了省智慧校园。城乡教师素质一样优,**师德师风社会满意度每年均超98%,43名苏教名家培养对象、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等高层次教育人才,228名南通市学科带头人等优秀人才均衡分布城乡,成为首批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城乡教育质量一样好,学生学业成绩校际间差异值远低于省平均水平,消解了家长择校焦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实现就近入学,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15年基础教育,在农村普通高中就读学生占比达75%。全阶优质:从内涵到质量。**聚焦区域课程建设、课堂改革、教育评价等进阶增值,实现了内涵到质量的“全阶优质”。多元课程聚焦内涵更优,开发生活德育课程,获评“**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建有学生社团3600多个(乡村学校占76%),社团联盟36个,每年均有十几个社团登上国际、全国大赛舞台。建有国家级、省级课程基地32个,12所学校承担了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等项目,学校内涵建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生态。义务教育学业水平测试、中考、高考持续保持领跑优势,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指标均位居全省、全国前列,教育部“县域教育管理与教育质量研讨会”特邀**作经验介绍,入选“**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优质教育激发了更多人对**城市气质的向往,吸引了一批家长落户**,外地学子数量达2万人。全面发展:从全体到个体。**示范落实“双减”政策、因材施教、凝聚家校合力,学生从全体到个体都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双减”赋能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建设区域作业统筹管理机制,开发课后服务“特色微课程”,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达100%;建立机构进校园白名单制度,实现了学生学业负担更轻、教育质量更高的逆势破局。承办省“‘双减’一周年: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专题座谈研讨会”,教育部、省教育厅对**“双减”工作纷纷点赞。个性培养助力学生差异化发展。**将教育公平落实到对差异的接纳和支持上,启动“‘雉水雏鹰’特殊需求学生发展提升行动”,关注在视力、听力、智力等方面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构建15年一贯制特殊教育体系,衔接教育与就业,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家校协同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线下、线上立体打造“好父母微课堂”家庭教育品牌。线下,开发家庭教育系列课程,完善周期开放制度,每季度安排家长面对面培训;线上,发布“好父母微课堂”百余期,指导亲子陪伴,家长好评如潮。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蕴含着农村孩子的诗和远方,是乡村振兴的根基所在。**坚持全面振兴乡村教育,从而以乡村教育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良性互动,良好的城乡教育正成为促进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化乡村文化生态、增强乡村发展综合能力的关键一环。致力项目资源回流。全市8所公办普通高中6所在乡镇,你追我赶、齐头并进,优势并非“一枝独秀”,而是“百花齐放”,培育出一批批优秀学子,先后走出了朱美芳、孙友宏等十多位“两院”院士。地处**东南部的白蒲中学,连续多年高考特殊类型本科上线率保持90%以上,2024年达98.02%。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外创业就业乡亲数万人,在各自领域有一定影响力和威望的多达4000余人。为推动学校与校友的“双向奔赴”,**正在探索开展校友返校日制度化,广大学子情系家乡,发挥自身优势,助推项目回流、资源回聚,全面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比如,借力校友资源在兰州大学建立了人才工作站,在石庄中学成立了石庄教育发展基金会;中科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在**建立了先进纤维材料中试生产基地;回乡创业的倪张根把企业总部设在镇上、把产品卖到全球各地,创办的梦百合成为**首家A股主板上市公司;国家重大工程A类人才张新峰创办的卓远半导体企业,入围2023年省潜在独角兽榜单;不舍乡土情结的**学子,创办的秀品、舍勒、新聚力等一批优质项目相继落户**,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致力本土人才回巢。高质量职业教育让县城成为“梦开始的地方”,对没有成为“小镇做题家”的年轻人更具“青和力”,推动**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储备,有效助力引进优秀企业,带动了优势产业的提升发展。**坚持把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更加重视就业领域产业与人力资源供需关系变化,着力把职业教育的“专业群”与县域经济的“产业群”无缝对接,依托2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全力创建**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分院、技师学院,精准对接区域特色产业、优势企业,探索打造校企合作订单班、共建实训基地,持续创新霖鼎光学、斯堪尼亚、汤臣汽配、建筑产业学院培养模式,先后与100多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设订单班16个,全力发展先进光学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新型电力装备、软件信息及物联网等专业,为壮大优势产业链条、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持久动力。在人口减少的背景下,就业人口稳中有增,近三年,全市新增就业人口达41632人、年均增幅达17.9%,高校毕业生占比达36%,仅2023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5万余人,其中高校毕业生5165人、**籍学子占比达45%、硕博毕业生超200人,职业教育获省政府督查激励,“最开放”教育环境成为“最舒心”营商环境的有效补充。致力乡土文化回授。教育是文化的传承,文化是教育的本性,教育与文化相互交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坚持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深入挖掘胡瑗、李渔、沙元炳等历史名人事迹,将饮食文化、盆景艺术、杖头木偶等融入学校环境布置、文化设计、课程体系,形成城乡一体、一校一特色文化体系,市领导带头讲授“三土”(国家热土、家乡泥土、思想净土)思政课,厚植学生家国情怀,让乡村学校办学品质在乡土文化浸润中提升,也让乡村教育成为乡村特色品质发展的生力点。坚持把创新文化引入教育实践,充分利用全市创新型企业集聚的优势,开展科学教育、科普教育,让创新精神、创新理念入脑入心,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比如,第一中专作品“乡村振兴你我同行”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江安镇红军小学积极营造红色文化育人氛围,缔造红色育人特色品牌,成为全市“红色教育实践基地”,也为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提供了有利条件。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