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市聚焦“制度引路、教育引导、文明引领”,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教育、加深激励约束等措施,推动机制创新、宣传创新、载体创新,探索推动移风易俗新路径。
聚焦制度建设,推动机制创新。建立常态化督导检查机制。构建县级领导分包镇街、镇街科级干部分包村(社区)推进落实的工作体系,采取现场观摩、月评季考、动态督导的方式,对违规行为和不文明现象及时做出处理和通报,对典型事例和经验做法及时总结宣传,有力推动了移风易俗各项要求落地生根。创新全过程运行机制。针对当前较为突出的恶俗婚闹、大操大办等问题,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化管理和行业系统管理的优势,各级红白理事会全部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等三个时间段融会贯通的“三阶管理机制”,全程对红白事操办规范标准、城区集中治丧、抵制恶俗婚闹等内容进行规范和明确,红白理事会和婚丧服务企业的作用得到最大化发挥。建立提醒监督机制。建立党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宜报备制度,加大查处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力度,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向好、向上。健全奖惩制度。设立举报热线,对违规操办婚丧嫁娶事宜的行为进行及时提醒和纠正。
聚焦教育引导,推动宣传创新。多载体宣传。通过短视频、宣传栏、墙绘、海报等形式,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和具体举措,提高宣传效果,共在11个镇街粉刷移风易俗标语、文化墙4200余条(面)。以移风易俗为主题,制作10余期原创小短剧在网络平台循环播放,到各镇街开展巡回演出,已巡演500余场次。多形式开展活动。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组织开展主题讲座、电影放映等形式的“讲文明·树新风”主题宣传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通过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形式,“拉家常”围桌交流,分享身边好人好事,讨论身边婚嫁好做法,用老百姓喜欢听、听得懂的语言对移风易俗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解读,共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活动1100余场。多层次开展互动。组织移风易俗知识竞赛、主题摄影比赛等互动活动,征集新人或情侣在景区打卡拍婚纱照等,让群众在参与中学习和传播文明新风。
聚焦文明引领,推动载体创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大禹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如乐于奉献、仁爱厚德等,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讲座、书画展览等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选择37个基础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的村作为移风易俗示范点,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周边工作开展;选树一批移风易俗先进典型,通过表彰奖励、媒体宣传等方式,激发群众自觉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实行积分制管理。试点家风文明超市,将移风易俗、邻里和睦等纳入积分管理事项,以德积分,以分兑物,激活乡村治理的“一池活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成立580余支美德健康志愿服务队、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包括抵制高价彩礼座谈会、承诺书签字仪式等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主题活动1500余场次。成立美德健康迎亲文艺志愿服务队,参与集体婚礼等文艺演出30余场,向群众传播移风易俗理念。完善“四点半”课堂、心理辅导站、暖心食堂等设施建设,选拔本村德能兼修的理事会成员参与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照料等日常活动,让群众言行与文明乡风同频共振、同向而行。开展“金牌红白理事会”和优秀村规民约评选活动。指导544个行政村健全完善村规民约、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一约四会”村民自治组织,完善村民议事协商机制,对婚嫁彩礼、礼金、宴席、烟酒等作出量化“限高”,对本村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情况进行晾晒和评比,让村民成为移风易俗的评议者、执行者、受益者,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