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在全市党员作用发挥先锋引领行动重点任务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1996年,由x街道退休党员x“给我一个岗位,奉献一份余热”倡议起步,党员“一人一岗”经历个人认岗、组团服务、系统工程等阶段,逐步成为x区乃至x市党员志愿服务的标志性载体。经过28年的探索实践,“一人一岗”持续拓展其时代内涵和价值,健全完善党员“认岗-履岗-评岗”标准化管理机制,成为基层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相关做法被人民日报《党建参阅》、《浙江日报》头版等刊发报道。
(一)突出建章立制,规范党员服务基本行为。以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为目标,强化党员作用发展的制度保障。一是制定基本流程。从2002年开始,陆续出台《党员“一人一岗”活动细则》等系列规章制度,通过发放在职党员报到证、党员志愿者活动证等认岗凭证,引导居住在村社的党员持证认岗履责、参与服务,同时由所在村社党组织定期反馈党员活动表现,确保党员志愿服务质量。目前,全区每年约有7500余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和1.1万余名在册党员认领服务岗位、发挥先锋作用。二是科学设岗定责。按照“因需设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原则,在原有楼道平安、扶贫帮困等16个常规岗位的基础上重新分类,依据服务属性的不同,设置常设、应急、技能、派驻4类岗位,并由各镇街因地制宜确定细分岗位及对应职责,形成“岗位+职责”两张清单,确保党员能真正“用得好”。三是规范日常运作。坚持以制度化促长效化,发布党员“一人一岗”认岗履责规范,建立汇报交流、交接岗、检查监督等8项工作机制,从“设岗明责、定岗领责、在岗负责、于岗履责、忠岗担责”等5个环节对党员志愿服务进行规范,以制度管人、以流程理事,不断激发党员参与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推动要素下沉,强化党员服务有效支撑。以统筹有序、支撑有力为要求,构建全要素的党员作用发挥保障体系。一是育强服务项目。坚持以项目化运营推动党员服务供需精准对接,连续四届举办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在全省率先实施“公益创投”机制,13年来共签约“老闺蜜咖啡屋”“共享食堂”等服务项目1350余个,推动项目专业化、品牌化发展。二是建强服务队伍。推行组团服务模式,以“业缘、趣缘”为纽带,通过“一人领衔+骨干支撑+群众参与”形式,在岗位相似、志趣相投的党员中组建服务团队,涌现出“烈士寻亲”的“中国好人”x、全国十大民间禁毒人士x等1220余个优秀党员志愿者和服务团队,引领带动10万余名党员群众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三是筑强服务阵地。搭建以81890党员志愿者服务指导中心和81890710党员服务热线为主体、线上线下相贯通的志愿服务统筹平台,延伸拓展全区320家党群服务中心认岗报到、需求对接等支撑功能,带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x工作室、全国劳动模范x81890工作室等250余个品牌工作室成为党员作用发挥的“红色家园”,让党员服务“找得到地方、摸得准路子”。
(三)强化评价激励,增添党员服务长久动力。以规范有序、持续有效的机制为保障,确保党员作用发挥取得实效。一是让履职评价可量化。聚焦破解党员服务质效难测算问题,探索推行岗位服务积分制管理模式,根据岗位类型、服务时长、履责成效等维度设定积分规则,全面记录实现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轨迹、立体评价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成效。二是让作用发挥能感知。区分在册、在职、流动党员等不同群体,分类设定党员服务激励机制,针对在册党员,侧重将服务成效作为党员民主评议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针对在职和流动党员,侧重通过向党员所在单位或原党组织寄送表扬信等方式提升荣誉感和先锋感,确保党员能真正“干得久”。三是让身边榜样扬风尚。实施党员“一人一岗”服务“志愿榜”制度,对在榜单中靠前的党员进行表扬,并通过邀请参加“公益集市”等线下志愿服务、开展“学习身边榜样”等活动,形成表彰志愿服务与倡导志愿服务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