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模式引领农业转型升级典型做法

更新时间:2024-10 来源:网友投稿

xx市位于xx腹地,旬河、汉江贯通全境,随着国家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和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加快推进,如何在产业发展的同时确保一江清水安全进京成为市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该市立足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以生猪和魔芋为主导产业规划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面积20万亩,辖13个镇,通过持续推进示范创建,实现了“畜沼园”循环模式从庭院经济向跨区域合作、集群式发展转型升级,走出了节能高效、产品安全、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产业园生猪年饲养量达到36万头,占全市饲养量的64.7%。

一、建强“四项”机制

(一)资源捆绑机制。整合资源支持园区建设。市财政每年整合涉农资金2000万元以上,对园区范围内生猪和魔芋产业进行重点扶持;金融机构开发了宜农贷等产品,为养殖经营主体提供资金支持,多元化的投入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极大地推动了畜牧产业发展;农业农村部门持续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为争取上级扶持创造良好条件,产业园共培育生猪和魔芋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30个。通过落实省级奖补项目资金1000万元,完成地方政府整合配套2120万元,社会资本5188万元。2023年,又新出台《xx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决定每年择优认定15个以上xx市县级园区,并落实每个园区20万元奖补资金,引导社会资本进一步向园区聚集。

(二)服务保障机制。市上成立了分管副市长挂帅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汇聚部门合力服务推动产业园示范创建工作。市农业农村局配备了专兼职专业技术人员93人,推行畜牧技术人员下乡、进村、到场、入户以及畜牧干部“一联三”服务机制,为产业园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落实了政策保险兜底,连年落实政策性惠农保险能繁母猪2.2万头、育肥猪保险16万头以上,出现险情能够得到及时理赔,2021年至2022年,全市共理赔仔猪7410头、育肥猪8053头、能繁母猪1780头,理赔资金总额855.23万元。

(三)链群同构机制。按照“育龙头、强链主、补链条、搭平台、保要素、建集群”工作思路,紧盯“延链、补链、强链”核心任务,坚持生猪和魔芋产业全产业链一体化推进,着力在纵向延链条、横向建集群上下功夫。聚焦润农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的生猪繁育养殖、饲料加工产业链,以仕翔、鸿景等畜牧园区为重点的生猪养殖、有机肥加工产业链,以祝尔慷富硒食品有限公司为重点的腊肉干、香肠等产品加工营销产业链,整合倾斜资源,加快构建以群促链、链群同构、纵横衔接的产业架构。

---此处隐藏2532字,下载后查看---

三、实现“四大”突破

一是产业集群效应凸显。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契机,推动全市规模场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引领区域形成以生猪产业为主导的集群发展格局,尤其是产业园所辖的城关、白柳、金寨、甘溪、赵湾、蜀河、关口、棕溪等13个镇,已经发展成为全市畜牧强镇,生猪和魔芋产业从家庭适度规模发展向集群式迈进,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大跨度圈舍、自动化饲喂、负压式通风、全漏粪式地板、专家式服务、信息化管理”为一体的现代畜牧业装备技术,林下健身栽培、庭院种植、安魔128等魔芋高效生产模式和品种,都在产业园得到广泛应用,建成省级标准化畜禽示范场5个,航母现代农业园区2个、安康市级园区7个,年生猪饲养量稳定在36万头以上,占全市饲养量的64.7%。

二是良繁体系基本健全。为了确保产业长效持续发展,在创建工作中支持种公猪站进一步完善养殖设施,年配种达到3万头以上,配套在21个镇建成镇级生猪人工授精站、215个输精点,发展50头以上良繁场109个,能繁母猪存栏2.5万头,养殖大户自繁自育率达到90%,良种率达到100%,三元杂交技术、人工授精、饲草饲料生产、标准化养猪、疫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市、镇、村、场(户)四级生猪良繁体系基本健全。通过培育“自繁自育户”,推进“自繁自育村”,加快发展“自繁自育镇”,奠定了全市实现“自繁自育”目标的基础,切实把xx生猪产业推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三是产业链进一步延伸。目前,全市共发展生猪养殖及产品加工龙头企业7家、生猪产业联合体2个;培育以生猪为主导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12个,其中认定国家级示范合作社3个、省级示范合作社5个、市级示范社2个;生猪产业省级家庭农场8户;建成各类中小型活畜交易、畜禽产品流通市场25个,发展贩运大户56户。目前,生猪和魔芋产业已注册山魂梦、懒妈妈、汉芋春等商标30余个,“祝尔慷”系列品牌被认定为xx省著名商标,与阿里巴巴、京东、咸阳机场等达成长期销售协议;“秦宏园”牌富硒猪肉被xx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且硒含量达到0.1mg/kg,符合富硒产品标准;xx润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被xx省饲料工业办公室认定为全省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的示范企业,生产的“京汉润农”饲料被xx省著名商标,产品在xx、四川销路稳定。

四是合作共赢厚植潜力。通过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合作,实现“小规模、大群体”。桐木镇丰茂养殖场为青山村80余户群众建设圈舍,实行农户代养、企业订单收购,将适度规模聚合为大群体。在落实产业发展项目时,将带农联农机制列入项目建设内容,明确绩效目标,带动成效纳入项目验收,作为兑付财政项目资金的重要依据,极大地提升了全市生猪规模养殖和魔芋产业化发展水平。省级产业园项目中财政奖补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进行入股,不仅带动脱贫户200户实现户均年增收500元以上,形成固定资产的财政奖补资金折股量化给村集体经济组织527万元,仅此一项村集体年增收26.35万元。由于联农带农成绩突出,产业园内润农、吉祥等园区业主被表彰为脱贫攻坚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产业园内30多个经营主体向西安外国语大学捐赠价值13.8万元的蔬菜、肉类,西外通过工会定向对我市农产品进行定向采购,合作共赢效应进一步放大、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