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村规民约“约”出文明新风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各乡镇通过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户长会等征求村民意见,修订完善符合村情民情的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促使村规民约由“软任务”变成“硬约束”,实现129个村(社区)村规民约全覆盖。推进文明新风入心。通过村规民约展示、公益广告宣传、志愿者宣讲、“院坝协商”、红黑榜、积分制等方式,助推文明新风入脑入心,将乡村治理从“村里事”转变成“家家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镇七街社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移风易俗等纳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弘扬时代新风,破除陈规陋习,养成健康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用村规民约“约”出更多留得住乡愁、品得出乡韵的美丽乡村。七街社区、三台社区居民公约作为“云南省寻找最美村规”优秀村规民约,在2023年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推进会上被集中展示。
基层治理“治”出乡村新颜值。基层治理与文明素养双提升。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城乡居民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让正气正义充盈全社会,提振群众精气神,增强基层凝聚力。全面铺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脏乱差工作,组织开展“让门前净起来、让村道绿起来”活动,在辖区内营造除陋习、树新风良好氛围。“五治融合”治出乡村新风貌。**镇七街社区紧扣“党建引领、红色传承、绿色发展”理念,充分挖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依托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善治乡村等项目支撑,探索乡村治理模式,推动“五治融合”,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辖区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获得感不断增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旧貌换新颜。2023年,全县完成村民小组环境整治324个,示范村创建56个,改造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8465座,公厕89座,累计消除旱厕12604座;镇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处理率达79.57%;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4.06%,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4.59%。按照以点带面、连点成线、由线成片思路,创建省级绿美乡镇1个、省级绿美村庄2个、州级绿美村庄137个。
党员干部“带”出时代新农人。党员干部将党的创新理论带到群众身边。全域化、常态化、特色化组织开展以“讲师讲理论、干部讲政策、领导讲党课、模范讲事迹、专家讲技术、老党员讲传统”的“六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农村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三台乡开展“党员挂门牌、亮身份、作表率、比奉献”活动,农村党员带头签订“门前三包三化”承诺书和红白宴席承诺书,168名老党员督促包保的党员普通户、群众户搞好人居环境治理,以良好党风引领文明乡风。新农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涌现出一批农村致富带头新农人,带领团队和父老乡亲通过“互联网+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在网上销售农特产品,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
精神文明“开”出幸福长盛花。“文明培育”花开千家万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选树身边先进典型,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以组织“道德模范”“蜻蛉好支书”“**好人”先进人物事迹展播等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鲜活的载体,树立时代新风尚、传递社会正能量。近年来,共选树“中国好人”1名、省级道德模范4名、州级道德模范28名、县级道德模范60名、“楚雄好人”9名、“**好人”52名,“最美移风易俗带头人”20名。“文明实践”展现时代风尚。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活动、科普宣传、健身活动等文明实践活动,群众不仅可以接受“土话”的理论宣讲教育,还可以看电影、下棋、跳广场舞。2023年,开展“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缅怀先人传承文化践行初心使命”“清风润万家文明幸福家”培育和谐家风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6014场次,参加群众达219926人次。“文明创建”构筑和美家园。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坚持创建为民靠民惠民,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深化“五大创建”活动。截至目前,有全国文明村1个、省级文明村镇11个、州级文明村镇37个、县级文明村镇86个;有省级文明单位13个、州级文明单位34个、县级文明单位34个;有省级文明家庭1户、州级文明家庭11户、县级文明家庭33户;有省级文明校园1所、州级文明校园12所、县级文明校园30所。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