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精减”措施。每年年初针对文山会海问题制定“瘦身计划”,将干部、党建、人才等领域的工作尽量合并发文,减少普发性文件,非必要文件一律不发。2022年,单位文件下发数量减少50%,2023年进一步减少至45%。对于内容相似、时间接近或参会人员重叠的会议,尽量合并召开或交叉召开,能不开的会议一律取消。2022年会议数量削减40%,2023年追加减少至35%。大力提倡深入基层的蹲点调研,开展具体问题的精准研究,全年度实施“一线探访”活动累计达200余次,坚决杜绝“痕迹主义”。在进行综合性督查检查时,同类事项合并检查,能够合并检查的项目一律合并,不必要的检查一律减少。2022年检查次数减少30%,2023年减少25%。。
二是强化“减负”措施。积极推行“清单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边界,有效避免工作重复和推诿扯皮现象。制定《基层工作减负清单》,详细列出需减少的各类报表、台账、材料等事项,确保基层干部能够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具体数据显示,2022年减少各类报表、台账和材料数量达60种,2023年再减少至50种以下。加强对基层减负工作的督查指导,定期听取基层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优化减负措施,确保减负工作取得实效。通过定期组织基层座谈会和反馈会,2022年收集到反馈意见200余条,2023年则增至250条。
三是强化“激励”措施。着重激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勇于创新。实施“一线工作法”,要求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服务意识和能力。2022年,开展一线调研活动共计100次,2023年增加至120次。大力提升基层干部培训力度,2022年举办各类培训班30期,培训人次达800人次,2023年则增至35期,培训人次突破1000人次。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基层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四是强化“监督”措施。为确保减负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建立了严格的监督问责机制。设立了基层减负工作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2022年收到举报及意见反馈50次,2023年增至70次。对于发现的形式主义等问题,坚决予以查处和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2022年查处形式主义问题10起,通报批评5起,2023年查处项目增加至15起,通报批评8起。加强对减负工作成效的评估考核,将减负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各项减负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此处隐藏1580字,下载后查看---
针对当前存在的“痕迹主义”与“形式主义”问题,将进一步深化整治力度,细化工作举措,确保基层减负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以下是下步工作的具体打算:
(一)加强思想教育,筑牢思想防线。组织各级干部深入学习上级关于整治形式主义的相关文件和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整治此类问题的必要性。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和正确的工作观。我们计划在未来半年内至少举办15场专题学习活动,确保覆盖到所有基层干部。
(二)优化制度建设,夯实治理基础。修订和完善文件审批、会议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从源头上减少不必要的文件和会议。建立文件会议事前评估机制,对于拟发文件和拟召开的会议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必要性和实际效果。力求减少20%以上的文件和会议数量,真正做到精简高效。
(三)强化督促检查,确保执行有力。一是提升督查深度。设立专项监督小组,对全区域内存在的形式主义现象进行全面巡查,重点核实文件会议精简以及基层负担减轻情况。发现问题后快速通报,并督促限时整改。二是拓宽反馈管道。进一步丰富基层反馈机制,设立基层减负建议窗口和专线电话,鼓励基层干部及群众积极提出意见。对收集的问题认真分类整理,快速研究应对措施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四)重视激励支持,激发干部活力。一是完善激励体系。对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推动基层减负任务中表现卓越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将减负工作成果与干部选拔、评先评优等挂钩,激发干部热情。二是加强关心关爱。密切关注基层干部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状况,完善谈心谈话机制。定期开展干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干部缓解工作压力。积极为基层干部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营造温馨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