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务副县长在县级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推进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4-09 来源:网友投稿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推进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2015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将“讲求绩效”作为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并首次提出“开展绩效评价”的法律要求;2021年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省财政厅将绩效管理贯穿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构建起“先确立目标、后申请预算”“先确定任务、后安排资金”“先实化措施、后使用资金”的预算管理机制,推动全省预算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市县两级财政部门也积极探索创新,将成本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举措。但从我们目前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部门单位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片面认为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业务工作关系不大。二是信息收集不完整。部分项目主管部门上报的项目实施依据、绩效目标不够详细规范,未按要求填报项目实施进度、完成量等信息,难以进行绩效评价。三是绩效目标设定不合理或不可测。部分项目主管部门在申报项目时随意确定绩效目标,或者将绩效目标设置过高或过低,不利于引导预期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重资金分配轻管理。有的部门单位重资金拨付、轻过程监管,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此,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推进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推进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是落实中央预算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2015年以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得到全面推行和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操作和信息实时共享,政府投资基金审批权逐步下放至省级。这些都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从当前情况看,县级层面整体还存在“重资金分配、轻过程监控”“重项目数量、轻项目质量”“重资金使用效益、轻成本控制”等问题。如果不加以改进,势必影响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效益。只有把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才能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二)推进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是深化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持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但是从实际效果看,一些部门单位依然存在花钱大手大脚、盲目上项目的问题。推进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就是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科学设定绩效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过程监控等方式,促进财政资金实现更高水平的聚力提效。

---此处隐藏3037字,下载后查看---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部门单位还没有真正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片面认为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业务工作关系不大;二是信息收集不完整。部分项目主管部门上报的项目实施依据、绩效目标不够详细规范,未按要求填报项目实施进度、完成量等信息,难以进行绩效评价;三是绩效目标设定不合理或不可测。部分项目主管部门在申报项目时随意确定绩效目标或将绩效目标设定过高或过低,不利于引导预期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重资金分配轻管理。有的部门单位重资金拨付、轻过程监管,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五是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县级层面尚未建立专门的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和操作规程等。对此大家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三、聚焦任务重点,推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任务落实落细

(一)进一步做好成本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一是认真贯彻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凡年初部门立项的项目都要编制完整准确合规的预期绩效目标并按规定进行公开公示;对于执行中新增或调整变更的项目要及时更新完善预期绩效目标并重新履行审批程序;严禁指定项目支出范围或细化到具体单位公用经费科目且金额低于10万元的项目进入单位账户;二是科学合理设定预期绩效目标。要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由主管部门负责设定本行业本系统的预期绩效目标并经法律顾问审查把关确保合法合规性;要突出关键环节核心要素科学设定量化可衡量的具体指标以及必要的非量化指标来体现项目的适用性和受益对象的关键性因素;要注重与部门中长期发展规划相衔接避免脱离部门实际设定脱离发展大局的目标;要合理区分轻重缓急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设定预期绩效目标避免出现“高射炮打小鸟”的现象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要结合历史经验数据变化趋势等合理预测设定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水平避免设立过高的目标导致预期无法实现最终流于形式;三是加强重点项目预期绩效目标审核把关力度。县财政局要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对重点项目预期绩效目标进行审核把关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要求且真实客观可行;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反馈给项目主管部门并提出整改意见直到符合为止;同时要加强与人大财经工委及审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建设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确保预期绩效目标审核把关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四是做好重点项目预期绩效目标公开公示工作。县财政局要及时公开发布全县重点项目清单及重点项目预期绩效目标,随同公开发布公告,通知各有关部门单位及社会公众参与监督评价,并按要求提供所需的质性性材料信息数据等;同时要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调整完善因政策调整或新增项目等情况导致的重点项目清单及预期绩效目标的不适应之处,确保预期绩效目标能够客观真实反映项目实施情况和效果达到预期目的;五是加强重点项目事前评估和评审论证力度。对于列入年度计划开工建设的项目要按照有关规定开展事前评估和评审论证等工作以便更好地了解项目总体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开展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和完成年度预期绩效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未按规定开展事前评估和评审论证或评估论证不达标的项目一律不得列入年度计划开工建设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进一步做好成本预算绩效监控管理。一是加强成本预算绩效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工作。县财政局要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大数据系统等渠道,加强对各级各部门日常业务活动的动态跟踪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数据信息,并进行核实研判分析找出原因症结,及时予以纠正,防止因数据信息错误导致的决策失误损失和不良影响发生;要充分发挥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核算监督职能作用,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日常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确保数据信息真实准确可靠有效可用;同时要建立健全跨部门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有机衔接,避免重复录入,造成信息冗余浪费现象发生,要积极配合税务等部门做好税收征管相关工作,及时掌握收入变动情况,便于加强收入征管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夯实财政经济发展基础保障能力建设,顺利推进提供坚实支撑保障;二是加强重点项目成本预算绩效跟踪监控。县财政局要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对重点项目实行清单化闭环式跟踪监控,定期调度检查进展情况,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单位及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监督评价,确保重点项目按序时进度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达到预期目标、取得预期成果;对于进展缓慢或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问题的项目,要及时分析查找原因,找准症结,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纠正,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有序实施,严防风险隐患发生,严防规模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严防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发生,严防产生严重负面舆情事件发生,必要时依法依规果断采取停止拨付资金或提前终止项目等硬措施,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大局;三是进一步完善成本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县财政局要坚持以数据为驱动,对全县所有重点项目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和评价工作,实现对重点支出的政策、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管,形成全过程闭环式管理体系,促进资金聚力增效资产保值增值成果共享,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源配置效能和政策引导作用,着力打造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大财政”格局,更好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破浪前行,不断开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新业绩新成就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进一步做好成本预算绩效评价和管理处置工作。在推进2024年县级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成本预算绩效评价的核心要义与实际应用。首先,成本预算绩效评价是一种科学的评价方法,它通过量化分析各项支出的效益,确保公共资金的有效利用。为此,我们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明确评价指标、标准和程序,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其次,管理处置工作是成本预算绩效评价的后续环节,它要求我们根据评价结果,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这包括但不限于对预算资金的重新分配、对项目实施的监督加强以及对责任人的问责等措施。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强调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确保每一笔预算资金都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对成本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培训和指导,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二是完善信息反馈机制,确保评价结果能够及时传达给决策者和执行者;三是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机制,鼓励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行为,同时对浪费资源、低效运作的现象进行严肃处理。总之,成本预算绩效评价和管理处置工作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以推动我县财政管理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