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当前,高新区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在经济功能区体系的定位中,已成为引领城市创新驱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是城市功能升级、带动存量空间高效利用的先行区。
一、城市更新对市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
目前,为进一步推动市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市高新区创新型园区、领先型园区的竞争力,市高新区以城市更新为助力,对园区空间形态与功能进行了调整,对园区内产业结构进行了优化,并对生态环境进行了修复,使园区功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一)城市更新聚集的高端要素,有利于市高新区适应新兴产业空间形态的需求。城市更新,有利于解决土地利用不集约、产业结构单一、配套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使传统的土地经济全面向产业经济、数字化经济转型。同时,能有效促进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向城市中心区集聚。通过城市更新,市高新区对老旧园区进行升级和改造,使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重新配置,有利于盘活低效存量资产,促进产业转型,催化产业升级,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在此基础上,聚集高端要素,形成产业集聚带,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有利于适应新兴产业空间形态的需求。
(二)城市更新产生的高水平创新协同效应,有利于实现市高新区集约集聚发展。随着城市的发展,知识密集型的企业、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空间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加大,但是在高新园区内仍然有一些低效能产业。通过城市更新,市高新区不仅能够淘汰低端企业,而且能够促使低附加值的产业外迁,有利于对低效能土地和空间进行有计划的整合改造,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向高附加值的产业上倾斜,吸引高端企业落地投资,实现园区企业的功能转换和结构升级,提升土地利用效益,盘活存量物业促进空间的集约化利用,实现高新区走集约集聚发展道路。
---此处隐藏3331字,下载后查看---
三、以城市更新助推市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探索以城市更新助推市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有助于市高新区在河南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的作用,为我市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和人才高地,建设现代化河南、现代化城市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一)完善市高新区在城市更新中的政策保障。第一,落实好相关合作共建政策,鼓励不同平台之间实现合作共建。例如:市高新区应充分落实好《荥阳市与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作共建协议》相关内容,做好区域范围内的招商引资、开发建设、经济管理和企业服务,对区域内的产业规划、招商引资、开发建设、企业服务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区域内的信息互通、机制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逐步形成创新合作、产业协同、服务互惠、政策共享的共建共享合作平台。第二,构建“政策制定—政策发布—政策执行—政策反馈”的政策机制。市高新区可借助产业联盟、创新平台等载体,集聚多方资源参与政策制定、政策宣传、政策评估和政策反馈等工作,在对政策的支持对象、支持方式、支持力度等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可对某一个经过完整实施周期后的单项政策开展评估反馈,并依据评估反馈意见,动态调整园区内的相关政策。第三,出台市高新区城市更新项目专项奖励政策。市政府可出台城市更新项目专项奖励政策,设立城市更新专项奖励资金,对那些积极扩大更新建设面积、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主动响应政府政策搬迁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奖励。第四,科学制定符合创新人才需求的人才政策。市高新区在搭建高端人脉链接,大幅度吸引前沿科技创业者作为高端创业主力军时,可联合用人单位,将企业的用人需求纳入高新区人才政策的研究制定过程,与用人企业共同举办人才政策发布会或高端人才专项招聘会,将人才优惠条件以政策条款的形式予以明确。同时,对于在稳就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政府可给予享受其他方面的优惠,为创新型人才的引入提供定制化服务。
(二)优化市高新区的功能布局。第一,优化高新区产业布局,提升园区空间承载力。市高新区可对园区现有产业进行梳理,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清理闲置土地等方式,对于一些和城市更新发展不匹配的企业或园区布局,进行淘汰或升级改造,提升园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承载力。政府在对园区建设运营、产业引导招商等进行统筹规划的过程中,培育引入特色产业及新兴产业,并通过采取分类引导的措施,使其向产业基础好、功能集聚度高的产业园区集中,实现研发、生产、营销环节在园区之间的合理布局,为市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第二,建立产业用地动态调整、提高高新区产业用地的综合价值。市高新区可对现有产业用地进行动态调整,在用地单元的设置上,应综合考虑土地发展政策、土地使用效率、交通条件、产业基地总平面布置、建设时序等因素,对园区路网结构,单元模块进行合理划分,从而达到有效节约用地,提高产业用地的综合价值。
(三)进一步提升市高新区的创新环境。第一,进一步拓展高新区的创新渠道。市高新区可积极导入创新资源,引导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平台及其分支机构在高新区布局,发挥高新区科研资源的集聚效应。同时,政府可参照武汉东湖科学城、成都西部科学城、西安丝路科学城等建设经验,将高新区原有的信息技术、传感器、网络安全等优势产业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数字经济引领,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打造创新研发集聚产业体系,拓宽市高新区改革创新创业的渠道。第二,不断完善高新区的公共设施建设。市高新区可积极推进、培育多元化社会主体搬迁入驻,着力对接xx市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不断完善图书馆、体育中心、大型商业综合体、市民广场、影剧院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在加快住房、排水、燃气、电力、交通、绿化、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园区可从空间结构、产业功能、交通、停车、绿化等方面入手,着重突出园区的实用性、文化性、美观性,不断完善高新区的公共设施建设。来自材料库:【公众号:老@船!长^君】,最新最全党建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