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是否具有担当精神,能否担当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和重任,关乎D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关乎我们D的中心任务能否顺利实现,关乎民族未来。D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青年担当精神的培育,通过发表重要讲话、召开青年代表座谈会、给青年学生回信等多种形式,形成了一系列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青年担当精神重要论述。关于青年担当精神重要论述是在深刻分析和精准判断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青年所面临的时代际遇与肩负的历史使命基础上形成的科学论断,是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青年担当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刻体现,为新时代D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提供了根本遵循。关于青年担当精神重要论述具有严密的生成理路、深邃的内涵要义和独特的时代价值,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深刻诠释并系统把握。
一、关于青年担当精神重要论述的生成理路
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历史坐标,着眼于新时代新形势下青年担当精神的现实状况,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担当理论为基础,赓续中国共产D百年青年担当理论的历史基因,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年担当精神土壤,并结合自身独特的实践经历,形成了关于青年担当精神的重要论述。
(一)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担当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位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未来社会发展和全人类解放的维度高度评价了青年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指明了青年肩负的责任和要求,为关于青年担当精神重要论述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石。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青年担当理论构筑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担当思想的理论大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充分发挥青年的力量,青年要自觉投身人类社会发展和全人类解放这一崇高事业。恩格斯在分析德国革命时指出:“实现这一变革的将是德国的青年。”在人类社会发展上,马克思认为,“现代的命运……取决于青年人崇高奔放的激情”。他强调青年应该承担更重要的责任,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另外,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写下:“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守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马克思立足人类解放对青年的完美划定了指针,将青年担当理论延展到了最高层面。另一方面,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青年担当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担当思想。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列宁认为青年是无产阶级革命能否胜利的决定性力量,“整个斗争的结局都将取决于青年”。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列宁认为,只有让青年发挥作用,社会主义建设才能顺利进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来担负”,进一步强调了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担负的责任。
(二)历史依据:中国共产D青年担当理论的百年赓续。青年在中国共产D成立早期占据了很大比重,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D百年来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充分认识到了青年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作用,始终高度重视培养青年的担当意识,D的历代主要领导人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都对青年担当精神做出过相关论述,一以贯之构成了关于青年担当精神重要论述的历史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指出,“全国的青年和文化界对于民主革命和抗日战争负有大的责任”,认为青年应该担当起D革命事业的重任。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提出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的著名论述,对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站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高度,指出青年要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成为“四有”新人。这一时期,还有提出的“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寄托于青年”、提出的“青年是世界的未来”等诸多论述,共同构成了D百年来的青年担当理论。D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包括青年为何要树立担当精神、如何树立担当精神等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对D历史上关于青年担当理论的优良传承,做到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此处隐藏7119字,下载后查看---
关于青年担当精神重要论述立足青年,审视时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担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青年担当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我们D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培育青年担当思想,培养新时代好青年提供了理论指引,并且其突出的实践品格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马克思主义青年担当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列宁指出:“我们是未来的D,而未来是属于青年的。”青年是马克思主义者向来高度关注的群体,青年担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就青年如何选择职业提出了深邃的担当思想。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者根据不同时代背景和实际情况也提出了青年担当精神的许多理论。“马克思主义者把目光投向青年、投向未来,始终强调要重视青年、关心青年、依靠青年。”立足新时代新实际和青年新特点,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以辩证的眼光和历史的视野重新审视新时代下青年扮演的角色和社会定位,深刻指出,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D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双生力军”身份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对青年的最新定位,鲜明体现了新时代青年树立担当精神的价值意蕴和现实要求。同时,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理论依据,针对青年担当现状,直面时代诉求,深刻回答了新时代青年为何但当、担当什么、如何担当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这些重要论述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担当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以更高的站位、更全面的论述、更主动的视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担当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D青年培养工作的理论遵循。中国共产D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用极大力量做好青年工作,确保D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青年是D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群体,也是未来我们D的中坚力量。关于青年担当精神重要论述为我们D做好青年工作,巩固执政基础,培养“想担当”“能担当”“敢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提供了理论指引。D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D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D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D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新时代青年既是思想活跃、充满激情、甘于付出的群体,又是不够成熟、亟需引导的群体。因此,加强青年担当教育是我们D做好青年培养工作的重要一环。第一,要教育青年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青年树立担当精神的前提,培养青年树立坚定理想信念是做好D的青年培养工作的关键。第二,要增强青年实践本领,引导青年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培养青年担当意识基础上教育引导青年聚焦D的中心任务付诸行动。青年只有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过硬本领,才能在新征程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第三,要教育青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国共产D百年来关于青年担当教育工作,无不体现了坚决的斗争意识。可以说,中国共产D百年教育青年担当史,就是一部青年斗争史。总之,关于青年担当精神重要论述为D的青年培养工作做出了特色鲜明又切实可行的顶层规划,为D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青年指明了方向。
(三)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行动指南。新时代中国青年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特别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多元社会思潮的涌变,给青年在思想精神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新时代青年要想成长成才,首先亟需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具有强烈的担当精神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也是促进其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关于青年担当精神重要论述从“想担当”“能担当”“敢担当”三个维度为青年何去何从指明了方向。首先,明确指出了青年要明确躺平是不可取的逃避行为,担当才是青年应有的本色。“一切视探索尝试为畏途、一切把负重前行当吃亏、一切‘躲进小楼成一统’逃避责任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要不得的,都是成不了事的,也是难以真正获得人生快乐的。”以鲜明的观点纠正了部分青年错误的人生观,指出了青年担当的实在价值,为青年在担当大任中获得真正的人生快乐和成长成才提供了重要前提。其次,以强烈的实践意识强调青年必须将担当意识付诸实践,将甘于担当落到实处,“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最后,为青年如何实践提出了要求,“我国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培育高尚品格,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为青年在新时代新征程新担当的道路上起到了指引航向的作用。青年要在关于青年担当精神重要论述指引下,主动担当、奋发作为,在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道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