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个结合”重要论述研究:回顾与展望

更新时间:2023-12 来源:网友投稿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P13)(简称“两个结合”)不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并用以指导实践,是总结D的百年奋斗所得出的宝贵历史经验。在D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P17)这不仅明确了中国共产D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的历史必然,还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永葆生机活力的密码所在,更为在新时代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学界聚焦“两个结合”重要论述,积极开展学术探讨,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两个结合”的内在关联、价值定位、耦合机理、生成逻辑和推进路径等多个方面。系统梳理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具有重大意义。

一、关于“两个结合”内在关联的研究

厘清“两个结合”的内在关联不仅是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两个结合”的必要前提,更是新时代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客观要求。目前,学界围绕着“两个结合”的内在关联形成了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一是“一体两面论”。这种观点认为“两个结合”既相互依存又相得益彰,既交融互动又辩证统一,不仅直接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个方面,而且直接构成了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遵循。同时,“两个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上又分别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也有学者认为“两个结合”中的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两者是一个不能割裂的整体、无法剥离的实存。

二是“互为条件论”。这种观点认为“两个结合”虽然相互贯通、辩证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进程中,但“两个结合”之间又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有学者指出“第一个结合”是“第二个结合”的前提和基础。如果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失去“第一个结合”,就无法谈及“第二个结合”,更无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生和发展。而“第二个结合”又是“第一个结合”的必然要求。也有学者认为“第一个结合”中深刻蕴含着“第二个结合”,而要想更彻底地实现“第一个结合”,就必须始终坚持“第二个结合”。这是因为当马克思主义实现“第一个结合”时,就已经内在关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马克思主义要想真正为中国人民所接纳和认同,也必须要同蕴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等进行双向互动。

三是“各有侧重论”。这种观点认为“两个结合”虽然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但又各有侧重、有所区别。有学者指出“第一个结合”强调的是存在论,是具象化的环境、条件、事物,而“第二个结合”则强调的是认识论,是精神性的理念、原则、方法。也有学者认为“第一个结合”侧重于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关联,是从整体上来定义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和科学的知行关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特征;而“第二个结合”侧重于思想文化的内在融通,使马克思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从而更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还有学者提出“第一个结合”具有价值至上性,是“两个结合”的根本目的;而“第二个结合”则具有时间先在性,是“两个结合”得以实现的文化背景。从“两个结合”的相互关系看,前者侧重于解决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后者侧重于解决古与今、中与西思想文化的关系问题。

---此处隐藏7331字,下载后查看---

学界已开启对“两个结合”历史进程的研究,研究主要是以时间为线索进行历史回顾和经验总结,不过目前还缺乏对具体经验、结合规律、历史分期及其实践成效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同时,研究内容集中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缺乏历史研究的整体性与连贯性。虽然在不同历史阶段“两个结合”表现出不同的具体内容与结合特征,但任何理论都是在发展中逐渐构建并完善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因而,未来研究亟待以大历史观深化对“两个结合”历史发展的研究,从学理视角把握“两个结合”的系统性、连续性,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整体把握“两个结合”的历史发展脉络,并基于不同历史时期“两个结合”的相关史料系统挖掘、整体概括中国共产D推进“两个结合”的历史经验,进而从普遍现象中总结“两个结合”的一般性规律和发展特征,进一步明晰“两个结合”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D史、新中国史中的重要意义。以史为鉴,方能开辟未来。只有对中国共产D百余年来推进“两个结合”的演进历史有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为系统的认识,才能在新时代实践中承继历史经验、顺应历史大势,为进一步推进“两个结合”的时代发展提供深厚的历史滋养和实践智慧,从而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二是进一步拓展研究论域,深化升华“两个结合”研究的学理深度。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影响深远,在于其以深刻的学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性、以完备的体系论证其理论的科学性。”未来一个时期,强调“两个结合”研究的体系化、学理化,不仅是深化“两个结合”理论研究深度的内在要求,更是推进“两个结合”实践创新力度的重要途径。通过体系化、学理化的理论研究,能够从多角度揭示“两个结合”的内涵外延,全方位展现“两个结合”的整体内容,系统反映“两个结合”的理论全貌,从而在理论研究的深度、广度、效度等方面得到显著增强。近年来,学界不断发掘“两个结合”的研究论题,拓展研究论域,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但总体来看,研究主要集中于前文所述及的“两个结合”的内涵把握、内在关联、理论定位、耦合机理、生成逻辑和推进路径等方面。

在“两个大局”深度互动的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以全新的理论视野和高度的理论自觉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具体到对“两个结合”的研究上,有必要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通过多学科、多视角的学术对话积极拓新研究论题,深化升华“两个结合”研究的学理深度,揭示“两个结合”的深层规律。一要进一步聚焦“两个结合”本身深化研究,科学把握“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内在机理、实践要求等,揭示“两个结合”自身的内在规律性;二要把“两个结合”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关联起来开展研究,探究“两个结合”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层逻辑,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规律性;三要把“两个结合”置于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实践进程中予以研究和考察,探索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做到“两个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关系,回答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规律性;四要把“两个结合”同推进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开展研究,揭示中国社会变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对马克思主义需求的内在规律性。聚焦上述几个层面,各学科可立足学科实际、发挥学科优势,从不同的学科视野对“两个结合”的研究做出应有的理论贡献,从而不断深化升华对“两个结合”的学理认知。

三是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充分彰显“两个结合”蕴含的中国智慧。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发展性,内在规定了它是根据实践、认识、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回顾中国共产D百年来的奋斗征程,不难得出正是因为中国共产D不断以“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才使马克思主义在东方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活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更在世界范围内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度,形成了体现时代特色、具有中国气派、彰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行,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良好结合。学界目前关于“两个结合”的研究,更多是基于中国实践的中国样本开展具体研究。也就是说,学界更多是在研究中国共产D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两个结合”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而从国际比较视野研究“两个结合”的成果相对缺乏,这方面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

未来一个时期,推进“两个结合”研究,有必要拓宽研究视野,在国际比较中把研究推向深入。既基于中国共产D领导人民如何推进“两个结合”与西方国家的比较开展研究,探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为什么能成功实现“两个结合”,而在西方国家未能成功实现“两个结合”的差异性和规律性;也基于比较的视野深入地揭示马克思主义与各个国家具体的国别实际、各个民族具体的文化传统如何实现结合的条件性与规律性,从而把“两个结合”的中国智慧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认识,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回答实践之问、解惑实践之困提供智慧和选择,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与时代价值。这就是说,新时代深化“两个结合”研究,务必要拓宽国际视野,不能把研究局限于中国实践,而是把中国共产D推进“两个结合”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放在国际比较中开展研究,深刻阐发“两个结合”蕴含的中国智慧,深刻揭示“两个结合”在国别层面、世界范围的普遍实践规律。不仅如此,还要扎根中国、面向国际,主动以国际化视野解读和阐释“两个结合”,并以“两个结合”的研究为契机着力增强研究成果的国际交流与传播,促使马克思主义在国际传播中不断提升其国际影响力与国际话语权,在实践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价值性,从而推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融入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中,为解决国际社会普遍发展难题提供富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全新选择,以凸显马克思主义的天下情怀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国际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