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工业企业投融资情况的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3-12 来源:网友投稿

不久前,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暨开发区改革工作推进会议强调,要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为现代化新城市提供物质基础和产业支撑。为深入了解工业企业投融资面临的短板弱项,进一步寻找提升新型工业化效能水平的对策建议,近期课题组在6个区县对160户工企开展投融资问卷调查,同时走访市经信委和8家金融机构并深入20户工企实地剖析。问卷分析与实地调研表明,当前工企投融资面临七个短板,要紧抓“重点关键领域”,立足“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投融资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新城市贡献金融力量。

一、全市工业企业投融资面临的短板及原因

投资下行压力较大尤其是中小微型工企更为明显。投资5000万元以上大型工企占比不足15%、5000万元以下中小微型工企占比85.2%,除极少数大型工企投资略增外,绝大多数工企投资下行尤其是中小微型工企投资萎缩明显。2022年投资5000万元至1000万元中型工企占比14.8%,比2020年减少2.9个百分点;2022年投资1000万元至500万元小型工企占比19.8%,比2020年减少1.8个百分点;2022年投资500万元以下微型工企占比50.6%,比2020年减少3.8个百分点。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整体经济持续下行,市场需求疲软乏力,工企投资意愿下降、信心不足;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工企生产处于饱和,优项选择与生产能力提升困难较大,多数工企面临新上项目和产能提升双重压力,不愿不敢不能投资新项或技改;劳力、融资、管理、原材料成本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投资。

融资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中小微型工企困难更为突出。总体看,绝大多数工企融资额度明显下降、资金尤为困难特别是中小微型工企资金短缺融资矛盾突出。问卷显示,工企2022年融资总额1000万元至500万元占比16.3%、500万元至100万元占比10.2%、100万元以下占比8.4%,相比2020年分别下降5.9个百分点、5.0个百分点、6.1个百分点。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大型工企尤其是国企发展基础良好,经营实力雄厚,易获金融支持;规上及中型工企抵押条件能够满足金融要求,融资抵押物品足额足值,第一还款来源明确并落实到位,因而获贷容易;小型、微型工企大多成长周期较短、生产规模微小、发展基础薄弱、市场竞争力不强,金融放贷意愿不足、工企融资能力较弱、难以获得金融支持。

融资思想传统保守、渠道窄小方式单一。问卷显示,从结构看,工企融资的私募或上市占比1.8%、民贷占比7.2%、员工集资占比10.2%、财政占比6.0%、股权占比6.6%、贷款占比95.8%、承兑贴现占比35.9%、租赁占比28.1%、信托占比5.0%、保理占比10.1%、发债占比1.2%;从渠道看,主要偏重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重不足10%;从方式看,融资以银行业贷款和承兑汇票贴现为主、非银行业融资方式为辅,间接融资排名前三位为贷款、承兑、融资租赁;从观念看,投资思想、融资思想观念传统保守、渠道窄小方式单一、创新性不足。

---此处隐藏3244字,下载后查看---

聚焦中小微型市场主体,着力破解“融资难”问题。一是坚持工业优先发展方针,重点围绕“新型工业化”定位,加大金融资源投入力度、全面支持投融资发展,有效解决资金紧缺矛盾,重点在获贷数量、新增规模、市场占比、融资结构方面实现新突破,确保金融资源要素投入与工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相统一。二是根据大中小微型工企发展规模,细分市场定位,进一步明晰客群目标,制定差异化、特色化融资方略,全力服务工业化、重点支持大企业、优先支持中小微,充分满足新型工业化投融资市场需求。三是聚焦中小微型工企发展涉及的传统产品升级、项目技改、产业产能提升、科技创新转型领域,加大金融资源要素配置力度,持续强化“输血”功能、化解资金紧缺矛盾,进而提升工企自身“造血”能力。四是完善“敢贷、能贷、愿贷”长效机制和工业贷款尽职免责和容错机制,充分激发银行信贷人员、客户经理支持工业发展内生动力。

提升直接融资市场占比,切实优化投融资结构。一是改革创新投融资思路,银政企及企管部门深度融合、联手指导工企转型融资思想、创新观念、发展方式,不断扩大融资渠道,用好直接间接融资两个市场资源,在间接融资的同时重点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向直接融资市场迈进,为工业“血脉”畅通提供“输血”保障。二是通过私募基金、资本上市、发债、股票、资产证券化、风险投资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努力开辟直接融资市场渠道,全面增强直接融资能力,努力提升直接融资市场占比,加快扭转主要偏重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占比很小的不利局面。三是落实党中央“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决策部署,巩固上市良好势头、理顺上市机制、完善配套政策措施,重点抓好资本上市培育辅导,加快推动工企资本上市。健全完善信贷期限结构管理机制,主动适应工业市场需求。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以风控为底线、以服务为根本,进一步优化提升金融支持工业发展能力。二是在遵循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基础上,彻底打破传统贷款期限结构管理思维方式,树立全新的贷款资源配置观念,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于融资不管是短期还是中长期,只要放得出收得回、按期收息、成本可算、风险可控,都应竭力满足工业贷款融资市场期限结构需求。三是完善信贷投放期限结构管理机制,调整优化贷款投入期限结构,主动适应工业贷款市场期限结构实际需求,有效化解短期贷款投入占比高与中长期贷款投入占比低的矛盾。

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切实提升工业投融资效能。一是在政府主导下由人行牵头主办、银保监和证监通力协作、各家金融机构参与共同制定《市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为金融支持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清晰的战略思想、发展指引、市场定位、目标任务、重点举措。二是坚持信贷资源向工业发展倾斜,进一步丰富服务产品并持续优化创新,加快提高工业贷款占比,充分满足工业发展需求,努力实现金融支持工业发展贡献度与工业对社会经济建设贡献度相适应。三是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强化政策激励和融资配套;深化改革,强化资本市场功能发挥;扩融资、健全市场风险防控机制,深入实施工企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增强发展效能。

调整降低利率水平,助力工业降本增效。一是探索融资供给方银行商业可持续性、社会责任性以及服务国家战略的政治性政策性与融资需求方工业融资成本最小化的深度融合发展与平衡统筹协调,正确处理“帮助企业降低投融资成本、减少利息支出强化财务核算”与“银行风险可控制、成本可核算、商业可持续”之间的关系,在统筹兼顾风险成本收益基础上,一切为工业发展着想,主动让利工业发展,全力推动工业降本增效。二是完善工业政策性金融服务机制,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以低成本资金支持工企发展。三是加大财政贴息力度,重视民企融资市场需求,减轻中小微型工企融资成本压力。四是构建信贷风险分担机制,降低银行信用风险成本,有效开拓利率下浮空间。

构建银政企深度融合机制,聚力打造工业发展新优势。银行应主动实践新型工业化战略方向,构建完善包括贷款增量增幅、占比结构、利率定价、审批流程在内的工业发展长效机制,加大“输血”力度、化解投融资矛盾。同时应充分发挥票据支付结算融资作用,支持产业链核心企业签发承兑汇票,方便全产业链核心企业开展票据融资,减轻配套工企流资压力。政府应加强新型工业化发展主导,构建以银政企为主体多部门积极参与合作的工业发展联席会议长效机制,牵头定期组织召开市级产业部门、人行、财政、金融机构、企业多方参加的工业推进发展联席会议,发布政策指引、加强行业指导、突出宣传引导、通报发展进度、互通市场供求、畅通投融资渠道、沟通交流信息。企业应主动服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指引、主动落实工业发展战略规划、主动紧跟市场主流方向、主动对接金融需求、主动促进技改转型升级创新及提高科技水平,对照新型工业化新战略,直面挑战,树立信心决心,主动担当作为,全力推进投资融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