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述略
(一)从意识形态工作历史演进来看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自成立以来建设和改革任务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主要经历三段历史演进和发展过程:一是建党到新中国成立时期的革命与斗争工作阶段,二是新中国建国初到改革开放的改造和建设工作阶段,三是改革开放至今的调整与创新工作阶段。党领导意识形态建设的过程实质是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意识形态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概括为: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绝对领导,敢于、善于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斗争;突出人民群众在意识形态建设的主体地位;夯实意识形态的建设基础;积极打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CD全面总结了过往意识形态工作的经验教训,在新时代开创了加强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局面,丰富和发展了领导意识形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地位,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坚持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而当前意识形态工作中既存在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旗帜的主旋律,也存在着立场不明的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对立思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扩大、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蓬勃发展、网络化的冲击,不同意识形态的文化交流日趋增多,多元化价值观念同时并存、相互交织。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如何应对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挑战,使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引领多样化社会的主流思潮,全方位加强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刻不容缓。基于此,意识形态领导能力更应是领导干部必备的一项重要本领。
(二)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主体来看
---此处隐藏4830字,下载后查看---
在选任领导干部时,应扩大领导干部考察范围,从高校、国企、甚至互联网优秀企业选拔优秀人才。高校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强实践性,应着力探索高校宣传思想部门年轻干部到党政机关挂职锻炼机制。可以通过聘任的方式,以工作期间的意识形态工作案例、成效等为选聘条件,从高校、企业等聘任优秀领导人才,设置聘期1~5年,工作年限中期进行考核,合格者进行续约,效果较不理想者安排培训,合格后进行续约,对于不合格者,期满自行解聘,以此不断优化、补充领导干部队伍,不断保持领导干部的领导活力和稳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意识。
(二)抓机制:助推领导干部能力提升
在领导干部上任前,对其意识形态工作领导能力方面进行为期3~6个月的集中培训,开设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能力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方法等方面的课程,综合提升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责任意识和能力。课程从领导水平、领导层级等方面进行逐步提升,提升课程对领导所处的领导环境的适用性。在培训中期进行意识形态工作实战演练,通过成果验收的方式对实践中的成效、不足进行复盘总结,并在培训后期进行交流融合、博采众长。通过课程培训,构建领导干部上任培训机制,形成“理论培训—实战演练—复盘总结—交流讨论”的科学培训体系。应分层级建立一支专业化意识形态工作小组,由本单位领导干部直接领导,负责开展对内对外的意识形态工作。同时由党组织牵头,与单位领导干部齐抓、狠抓单位内党员的思想建设和思想教育,做到不滑坡、不掉队,并以党员个人为辐射中心带动其他人,加快形成齐抓共管、以一带多的新局面。
(三)抓关键:提升领导干部媒体素养
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应用和使用人群年龄差异的不显著性,新型媒体的下载量和使用量仍然处于上升趋势,使用人群的年龄正向高年龄和低年龄两端发展。新型媒体具有传播范围广、用户获取信息自主性强,时间、空间限制弱等特征,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载体。因此,强化领导干部的新型媒体使用和信息管控能力是必要的。一方面,落实领导干部们对于新型媒体的使用,使其能够常用、熟用;重视新型媒体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关键作用,落实学习强国APP及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的使用、新型媒体相关专栏的浏览、学习。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增加单位内部对红色专栏的订阅和浏览,自身也要在AAA工作群积极传播意识形态学习的相关内容并督促群内成员学习、了解,让意识形态的学习在潜移默化的浏览下得到稳固和强化。可以利用新型媒体的普及性、先进性与传统媒体的严谨性、权威性,从静态宣传逐渐走向动静态宣传相结合,提升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趣味性,以更生动的方式吸引关注,促进对意识形态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