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政治担当,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
党委始终把抓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作为统一思想、提升能力、促进工作的“第一道工序”。采取专题学、研讨学、集中学等方式,以上率下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企业思想文化阵地,使广大党员干部和企业职工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从源头活水中坚定政治方向、汲取政治营养,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把中心建设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
公司依托党建人才资源组建“电力彩虹”宣讲团,坚持“理论宣传贴近生活、回应现实、走进人心”理念,持续丰富“精品课程库”,以“小课件”宣传“大道理”,用“百姓话”解读“新思想”,分别走进政府、企业、社区、学校、家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百人·百问·百答”等系列宣讲活动5800余场次,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让中心建设成为学习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大众平台。
二、盘活阵地资源,搭建服务基层群众的“主平台”
---此处隐藏2090字,下载后查看---
专注“三方”协同共建,与地方政府、乡镇街道、社会组织分别搭建“协同式”文明实践服务平台,推动信息资源“优势互补、相融并促”,塑造了良好企业形象。
一是与地方政府协同共建“大订单圈”。主动与地方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结对,通过供需有效对接,形成了结对地方“供单”、需求方“点单”、企业文明实践基地“派单”、企业志愿服务队伍“接单”、需求者“评单”的便捷可及工作模式。
二是与乡镇街道协同共建“零距离接触圈”和“半小时到达圈”。根据文明实践站点划分供电网格,与群众网格化管理叠加融合,形成电力网格员、社区网格员、基层群众三方“零距离接触圈”,实现“网格吹哨、供电报到”;依托网格管理信息共享,建立彩虹服务“半小时到达圈”,成立“电动车骑行小分队”,实施“电靓名人故居”等专项行动。截至目前,上门服务达3.5万余人,累计开展服务活动1.6万余次。
三是与各类社会组织协同共建“互动互补圈”。持续深化“善小”志愿服务,加强与各类社会组织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累计参与“信新相映”等公益大集活动210余场次,参与青岛市“五为”志愿服务活动4300余场次,与蓝天救援队联动开展“彩虹救援”特色实践2700余场次。
思想生辉,文明生根,实践生动。多年来,从“文明实践”到“实践文明”,利用标准化的组织基础、网络化的实践阵地,规范化的志愿服务、品牌化的服务项目、精准化的融媒传播、多样化的品牌塑造,不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出特色、见成效,让探索之路成为实现企业价值和员工自我价值的成功之路,成为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企业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