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市人民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刑事案件24件34人,其中未成年人犯案件18件22人。案件数与20XX年同比下降17%,总犯罪人数下降21%(20XX年总犯罪人数为41人)。犯罪者犯人数上升14%(20XX年未成年犯为19人)。未成年犯案件中,盗窃罪为10件13人,聚众斗殴罪1件2人,容留他人吸毒罪3件3人,强制猥亵妇女罪1件1人,强奸罪1件1人,诈骗罪1件1人,非法拘禁罪1件1人。
一、青少年犯罪案件解析
随着当代人产业发展传媒的空前发展,青少年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变化,见识多广,早熟、早知、思维活跃。而在另一方面,青少年犯罪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从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剖析,从中可以找出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基本对策。
1、盗窃犯罪占爆窃刑事案件的首位。总体分析未成年人盗窃案件中在未成年人刑事犯罪中依旧居高不下,少年犯的身份少年犯核心是无业人员,这些人多数为初中或高中文化,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导至其他工作无法找到工作或好的工作,收入较低或无收入,生活水平较差,经不住物质刺激和金钱诱惑,再加之法律意识淡薄,认为盗窃成本小、收益大,是最最容易获取钱财的手段,即使一念之差走上盗窃犯罪道路。
2、团伙化共同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突出特点。案件数量下降但未成年犯罪人数却增多,说明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大幅度特征,犯罪团伙就是拉帮结派组成团伙犯罪。未成年人犯罪优势地位原因以外部影响占主导地位,而各种外界的不良因素中同,不良交往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首要因素,不良因素所导致的往往就是团伙化犯罪。这些共同犯罪的成员有些是居住在同一区域或是以往的同学,平时闲荡在社会上平日独来独往,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极易惹事生非。由于生理、心理上的不成熟,他们思虑往往不辩是非,而是讲所谓的哥们义气或面子,一时冲动走上犯罪道路。
---此处隐藏5212字,下载后查看---
三、对策及建议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协调唐仲冕,齐抓共管,从苗头抓起,抓紧抓实,才能违法犯罪预防和减小青少年违法犯罪。
(一)加强法制教育。组织公检法司等单位的青年志愿者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开展法制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如举办专题法制讲座,参观执法监督图片展览,旁听法庭审判,邀请犯罪嫌疑人现身说教等形式,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和自护能力。
(二)学校要大力加强市政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和教书育人的水平。在教育方法和策略上,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给予青少年(特别是学困生)足够多的关心和爱护。配备心理学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引导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环境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和氛围。社会各界要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创造全社会遵纪守法的良好环境。针对社会上的负面环境影响,应当加强网吧、出租屋、小书摊、庙港等这些地方的查处打击力度。从严管理,让这些场所的经营相关人员,合法经营。同时各单位组织青年志愿者与学困生结对帮扶,对他们生活上予以关心、学业上予以辅导、心理上予以引导,全社会创造出关爱青少年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