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走过波澜壮阔的历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特别是新时代以来,面对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和诸多风险挑战,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造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和有效路径,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潜力,沉着有力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生新的历史性变革,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我国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一、创新和完善宏观经济治理,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
面对国际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和国内经济运行新形势新挑战,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固本培元,注重精准施策,把握宏观调控时、度、效,有机结合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政策协调机制,有效抵御了国内外重大风险挑战,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重要关口。2013—2023年,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6.1%的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连续多年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国内生产总值(GDP)稳步攀升,2020年、2021年、2022年相继跨越100万亿元、110万亿元、120万亿元大关,2023年超过126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92.4%。2023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左右,比2012年提高约7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
人均GDP实现新突破。2023年,我国人均GDP达89358元,比2012年实际增长84.7%,年均增长5.7%;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681美元,连续3年超过1.2万美元,稳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为世界经济提供了重要驱动力,2013—2023年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以及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现代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世界级港口群,以及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
---此处隐藏6196字,下载后查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嫦娥”揽月,“天和”驻空,“天问”探火,“地壳一号”挺进地球深处,“奋斗者”号探秘万米深海,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2023年12月6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标志性成果、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完成168小时连续运行考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图为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外景。新华社发孙文湛/摄
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煤、油、气、电、核及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基本形成,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显著提升。2023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8.3亿吨标准煤,比2012年增长37.6%。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2023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9.2亿千瓦,比2012年末增长1.5倍,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和在建核电规模保持世界第一,超过发电总装机的50%。
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增强。制造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产业优势进一步巩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取得突破,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2023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33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87.6%,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超四成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也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回首新时代十余载,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下,我国经受住国内外多重风险考验,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实践昭示我们,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
征途如虹,浩荡前行。我国已经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面临着全新的探索和实践。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不断跋山涉水。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