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隐藏8835字,下载后查看---
推进科技赋能。高校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要让科技成为国防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开辟国防教育与思政教育一体推进新领域新赛道。一方面,要树立“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数字化思维,实现国防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重构。要有效利用学校智慧校园和融媒体中心等平台构建信息互通、设备齐全、协同育人的思政大平台,营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字化国防教育网络模式,让青年学子接受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的国防教育实践体验。另一方面,要持续深化内容创新和载体创新,打造数字化国防教育品牌,用先进军事文化引领校园风尚、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比如,在师生中广泛开展原创、众创等活动,鼓励创作短视频、动漫、MV、H5等文化作品来讲活英雄故事、讲实强军故事、讲深爱国故事,传播国防正能量。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基础研究在科技革命和军事变革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源头支撑作用。实践中,我们应坚持以国家安全和军队建设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深入开展国防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全面推进科技强军,助力部队战斗力建设高质量发展。
建好高水平支撑平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水平支撑平台是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的重要载体,应积极搭建稳定融合的国防基础研究战略平台,有效整合不同领域科技资源。首先,完善国防科技创新中心。以现有国防科研机构、重点科技大学、重要军工企业等为主,辐射带动全国科研机构和重点院校共同参与,建立国家综合性和区域特色性国防科技创新中心,引导和组织优势科技力量承接重大国防基础研究任务。其次,构建特色实验体系。聚焦信息化智能化战争新样式和新域新质战斗力增长点,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基础学科研究力量,超前部署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形成结构合理、衔接紧密、高效运行的国防基础研究实验体系。再次,健全专业数据信息平台。紧跟国家发展步伐,搭建国防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研创新和学术交流活动,为国防基础研究提供信息服务。
打造高素质人才方阵。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加强国防基础研究,应该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努力培养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一要真心爱才。基础研究具有探索性、长期性和不可预见性,科研人员需要长年“坐冷板凳”、甘于“寂寞长跑”,应从思想上真正尊重关爱他们,提供更好服务,给予更多理解,让他们真正沉下来、钻进去、出成果。二要悉心育才。结合基础研究人才成长规律和现实需求,制定前瞻性、系统性的培养计划,实施精准培养、全程培养、长期培养;搭建多元化、融合化的培养平台,强化科教管协同和产教研融合育人;探索创新型、发展型的培养机制,走开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三要倾心引才。以国防基础研究发展需求为导向,多措并举引进高精尖缺人才,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建立专家库池、打造人才驿站等方式,畅通引才多渠道,占领引才制高点。四要精心用才。坚持因材施用,公开公平公正使用人才;坚持量才适用,让有能力、有潜力的中青年技术人才在担重任、挑大梁中锻炼成长;坚持考才促用,从片面唯论文、唯专利、唯项目数量向综合评能力、评质量、评贡献转化,精心培好基础研究人才良性竞争的沃土。
拓宽强互动合作领域。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军用民用技术日益融合、军事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开展跨部门、跨领域、跨技术的国防科研合作,既是必然趋势也是最优选择。首先,加强军内联合科研。整合院校、军工、部队资源,贯通“基础研究-实验论证-实践检验-转化应用”链路,运用科研优势“兵力”开展联合攻关,力争在联合作战理论创新、新型作战概念开发、颠覆性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进展。其次,加强军地联合科研。以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为推动,围绕国防基础研究重点项目、难点项目和急需项目,破除军地科研封闭体系,通过互动交流、交叉培养、专向集研等形式加强联合协作,实现军地科研资源共用、难题共解、成果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