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街道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安排

更新时间:2024-11 来源:网友投稿

(一)强化党建引领,提升组织创新活力。一是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街道党工委以上率下,成立党纪学习教育专班,制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要求全体党员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增强党纪学习教育的“穿透力”。二是理论学习宣传落实落细。严格落实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首要内容”制度,举办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班,建立“列席旁听”学习制度。党工委先后开展集中学习12次,集中研讨9次,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2次,参加专题辅导报告会1次,观看教育警示片2次。今年共开展各类宣讲49次,总受众923人次。三是基层组织力量趋于完备。整合现有资源,成立城市小区网格党支部27个,党的工作小组27个。41个非公企业和2个社会组织全部纳入平台管理,社会组织及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均达100%。严格落实党建指导员走访联系制度,7名非公党建指导员共收集、解决了企业反映的实际问题35条。四是党风廉政建设真践实履。今年以来街道纪工委共办理问题线索9件,启动初核9件,立案7件,办结5件,给予党内警告2人,党内严重警告2人,政务警告1人。依托X红色资源,在X烈士陵园陈列馆内打造党风廉政建设板块,成功争创X烈士事迹陈列馆为“X区廉洁文化示范点”,拍摄红色微党课《守护》,传扬红色文化。五是党建信用村建设如火如荼。制定《X街道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方案》等工作方案,选用各村党务工作者担任村级管理员,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机制。开展“党建+信用”服务平台业务培训会,累计共培训工作人员48人次。同时做好宣传采集工作,发放宣传单页300余份、采集农户信息3811户。六是强化党员人才队伍管理培训。分级分批组织农村党员培训,共培训党员50余人次,组织观看党员教育片288次。建立完善先进典型选树机制,对“六类人才”进行全面的摸底排查,选聘7名农业科技特派员深入村组开展技术交流培训19次,受益农户600余人。

(二)顶格谋划推动,赋能经济稳步发展。一是工业发展态势良好。截至9月规上工业总产值3.54亿。今年培育规企4家,目前累计产值3101万元。制造业发展势态良好,1-9月完成投资7987万,同比增长33.92%;技改投资增速迅猛,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2245万元,同比增速206.6%。二是财政收入趋于稳定。2024年1-9月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32万元。惠农补贴资金持续发放,三代社保卡持有率93.34%。截至10月,通过涉农补贴资金平台累计发放补贴资金37项,126批次,共计2305.42万元。三是固投项目持续增加。今年以来新入库投资项目4个,截至目前街道固投在库项目共计12个,总投资5.24亿元。在建项目X项目一号厂房已建成投产。新增重点项目谋划2个,全力推动长三角绿色农产品数字化平台、XX年产28000台商用电器项目建设。四是优化环境助推招商。街道积极组建帮办代办队伍,坚持定期走访企业。及时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并全力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2024年,新引进招商合作项目4个,完成企业项目立项9个,为企解决道路降坡、项目临时用电以及项目建设等实际实际问题12个。五是增减挂钩工作强势推进。2024年增减挂X村、X社区等四个村社区完成施工。前期进行现场查看,对其土地性质、地块情况均做好统计,目前完成数量50亩。

(三)压实工作职责,凝聚社会治理合力。一是社会稳定有力保障。街道严格落实“四必机制”,定期召开信访事项调度会,逐案进行分析研判,全方位推动问题化解。截至目前累计排查矛盾纠纷55起,已化解47起,化解率85.4%,8起未化解的矛盾纠纷在稳控之中。信访事项受理率、办结率、参评率均为100%,满意率93%。二是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强力推进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治理行动,截至目前共排查隐患385处,目前已完成整改349处。组织灾害信息员全面深入开展动火作业、有限空间、危化品专项整治行动,排查企业19家次,共查隐患23处,并督促指导立行立改。三是物业管理妥善处理。完善物业管理长效机制,成立7个老兵工作室,有力推进基层治理,矛盾化解,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截至10月,街道共妥善处理并回复数字城管平台案件2552起,12345热线转件420起,基本实现平台案件周周清零。四是交通安全持续推进。今年以来对辖区内三四轮电动车进行了摸底登记,共登记发放车辆编号牌3320台。通过走村入户持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实现60岁以上老人和三四轮电动车主宣传全覆盖。并对辖区内道路开展交通安全隐患全面排查,共排查消除道路隐患11处。五是生态环保真抓实干。切实做好辖区内企业环境整治工作形成长效机制,不定期开展巡查,加强摸排力度,未发现新增“散乱污”企业。秸秆禁烧聘请26名专职禁烧宣传员,完善奖惩制度,明确职责,压实街村两级网格包保人责任。截止目前,未发现一处火点。

(四)服务中心大局,增进民生保障福祉。一是民生服务不断完善。2024年共新增特扶对象12人、奖扶对象325人、奖扶扩面对象316人。街道计生协对计生特殊家庭开展节日慰问204户,发放慰问品约4万元。组织“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寒暑假期间开展儿童关爱服务23次,惠及285人。二是民生实事有力推进。着力推进中心城区“15分钟老年人助餐圈”建设,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发放特困供养对象照料护理补贴资金2.06万元。开展重点区域违建墓地专项互查7次,累计8座墓地完成合理迁移。三是民生保障扩围增效。守牢食品安全底线,推进全过程监管,完成249家企业食品安全检查,覆盖率100%。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1.05万人次。及时为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服对象等特殊困难人群按每年200元/人办理代缴养老保险。同时联合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共为1033名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申请了优待证办理。四是脱贫成果持续巩固。抓实产业到户项目,2024年度X街道实行产业到村项目5个。145户自种自养产业累计收益18.7万元。截至目前共计实施小额信贷117户475万。同时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91.25万元,实现4个经济强村目标。五是城市管理成效显著。严格落实“日巡查、周报告”制度,加大违法建设查处的管控力度。积极处理智慧城管平台、市长热线、平台派遣案件等渠道城管案件。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整治、严格执法、加强部门协作与联动、跨部门协作、社会共治等举措进一步强化市场规范管理力度。

---此处隐藏3160字,下载后查看---

回顾近一年来,X街道各项工作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不足,核心产业不明显,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缺少科技型龙头企业,难以形成突出的产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同时经济大环境不佳导致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实体经济质量效益低,市场竞争力弱。二是群众信访矛盾纠纷问题多元,部门联动机制运转不够流畅,部分信访积案未化解,队伍强化建设仍待提升。三是农村人居环境虽有提升但配套设施建设仍相对滞后,长效管理和监督机制尚需健全,同时农村居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参与度不高,主体意识亟需提升。四是物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置小区公共设施老化及开发商遗留问题等外部因素加大物管工作难度,物业服务管理工作能力仍需提升。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持续强化学习教育,固本强基,压实主体责任。将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XX大精神以及10月17日-18日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确保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结合辖区实际,依托X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加强党史教育学习,深挖X特色党建品牌,改进工作推进方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街道党建的信息、服务、理念、活动、品牌、资源更规范、精细化的进行整合。同时强化经常性教育,利用街村干部会议,AAA群工作群等线上线下途径传达学习典型案例,加强对党风廉政民生实事的宣传。结合街道重点工作,常态化开展政治监督,强化全过程全链条监督,为X街道高质量保驾护航。

(二)聚焦项目产业推进,锚定目标,夯实经济发展。一是积极做好项目谋划。加强与上级部门做好对接,围绕国家和省、市政策扶持方向,结合X实际需求,多部门通力合作,建立谋划储备工作台账,加强前期工作进展,确保工程尽早立项开工建设。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借鉴长三角先进城市经验、并持续开展招商活动,积极拓宽招商渠道,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并做好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工作,积极开展企业走访工作,做到“好时不扰、难时出手”。按照营商环境工作要求,落实领导干部分片包保责任,开展走访座谈、解决企业困难。三是注重统计,规范企业管理。严格并加快统计法治建设,认真执行统计工作精神,加强固投企业普法,配合上级防范统计造假行动,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深入落实社会治理,防微杜渐,服务民生大局。一是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强化队伍建设,利用新媒体加强反邪教、反电诈等宣传,严格管控重点人员,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二是努力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加强日常监管巡查,整治市容市貌,强化服务意识,加强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改善生活环境。三是守牢安全发展红线。持续深入开展校园安全、周边环境及校车安全检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工作,全面排查整改风险隐患,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处突机制,通过不断演练、复盘、修订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四是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以削减污染物为主线,以重点减排项目为依托,强化“散乱污”企业管理,促进街道生态可持续发展;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抓好辖区水阳江水域全面禁逋。五是持续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强化项目推进力度,加快项目进程。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和美乡村建设任务,同时要注重融合村风、村俗等文化因素,不仅要做到外在美,内在也要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