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思践悟提认识,强化破解“小马拉大车”思想基础
破解基层治理难题,首要在提高思想认识,从政治高度进行把握。全区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作为组建以来的重要政治任务,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实现社会工作干部和基层干部全面学习、全员覆盖。深化专题学习。将学习宣传《论述摘编》作为“第一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体系,开展集中培训235期。深化专栏解读。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利用网站、AAA公众号、电子屏等,开设“学习园地”等专栏,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宣传解读,加强教育引导。深化专版阐释。在相关媒体上刊发或转发专版,深入解读阐释,并组织集中报道,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理解、掌握精神要义。深化专场宣讲。利用红色教育基地、农村文化礼堂、城市文化广场等阵地,采取“书记讲给书记听”“老村长议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宣讲1.2万场次,直接受众110.6万人次,切实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二、系统发力抓攻坚,形成破解“小马拉大车”工作合力
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是基层治理一项系统性、牵引性工程,必须更加注重系统发力、协同推进。细化工作举措。认真落实中央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政策举措,x层面专门制定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集中整治攻坚方案,分级开展嘎查村社区“六清理两强化”、苏木乡镇街道“四化”、x行业部门“两优”专项行动,将中央20条措施细化为44项具体任务,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切实把责任压实、工作做实。促进部门协同。x层面,在x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31家单位参加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项组,保留x城乡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盟市旗县层面,设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并建立成员单位动态调整工作机制,切实凝聚部门合力,解决治理难题。坚持同题共答。找准“病灶”才能开出“良方”。x党委社会工作部坚持以“调研开路”,成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题调研组,深入12个盟市、26个旗县(市、区)、54个嘎查村(社区)和120个旗县(市、区)直属部门,访谈各级干部群众1480多人次,切实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强化调度推进。落实全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工作部署推进会和x调度会精神,围绕准确把握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职能定位和工作思路,召开全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工作推进会,通报工作情况,总结交流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推动全面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强化制度约束,强化赋能增效,持续攻坚“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
---此处隐藏1091字,下载后查看---
三、精准施治破难点,推动破解“小马拉大车”走深走实
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关键要厘清基层权责,精准“松绑减压”。规范工作事务。落实中央《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意见》,x层面制定实施意见,梳理形成《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指导目录》《嘎查村工作机制牌子指导目录》,市县乡三级自上而下将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明确为依法履责事项51项、依法协助事项20项,全区嘎查村(社区)因地制宜“一村社一策”确定事项清单,工作事务平均减少60余项,切实为“甩锅”“加码”拉起“警戒线”。规范标识标牌。制定《x嘎查村(社区)宣传展示指导规范》,从外部挂牌、内部功能室挂牌、上墙制度等6个方面15个具体事项进行了明确,集中清理嘎查村(社区)内部无内容、无保障、超出职能范围的虚牌,坚决把“上墙的形式主义”拿下来。目前,嘎查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外部标牌标识压减到6个以内,内部实行“一室一牌”“一室多用”,真正让基层“轻装上阵”。规范证明事项。在综合群众实际需求基础上,制定证明事项正面清单8项、负面清单20项,对无法律依据、嘎查村(社区)没有能力核实的证明事项按程序予以取消。各地积极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和部门间信息共享核查,鄂尔多斯市推行无证明城市应用系统,推进智能自助证明打印设施社区布设,方便居民群众办事;通辽市建设证明在线开具系统,办事过程中无需申请人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实现让“群众跑”变成“数据跑”。完善准入机制。统筹推动103个旗县(市、区)建立健全嘎查村(社区)组织工作事务准入办法和动态管理机制,全区12个盟市对乡镇街道承担事项建立准入机制。同时,建立监测反馈、调度推进、考核评估、督查指导、风险防控五项工作机制,设立23个基层治理观察点,建立直报制度,推动为基层减负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将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集中整治工作纳入2024年度盟市、区直机关绩效考核和旗县(市、区)党委书记落实“五大任务”担当作为专项目标考核,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
四、源头治理添动能,巩固破解“小马拉大车”成效成果
为“车”减负的同时,也要在“壮马”上出实招,让基层有人手、有力量。在选优建强队伍上下功夫。紧盯社区工作者这支基层治理骨干队伍,中央《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后,x在省级层面第一个出台《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从选育管用全链条对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进行了整体性、系统性制度设计,提出六个方面40条具体办法和多项创新性工作要求。聚焦规范“选”的标准程序、改进“育”的方式方法、强化“管”的措施办法、拓宽“用”的渠道途径,着力构建“履职有考评、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的全链条工作体系,为基层治理夯实人才基础。目前,全区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5人,全面推行“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制度,社区工作者月均报酬较2020年增长27.6%。在凝聚多方力量上下功夫。建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体系,打通街道社区与驻地单位、两新组织间的行政边界和组织壁垒,通过组织联建、党员联学、活动联办、人才联育、资源联用等多种方式推进联建共建,以党建融合实现资源整合、治理融合。鼓励“两企三新”发挥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找到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基层治理、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最大公约数”,让“治理对象”变为“治理力量”。进一步理顺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推动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夯实基层基础上下功夫。实施嘎查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补短板和扩能升级,探索开展“1+N”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全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达到每百户38平方米,居民活动面积占比达到60%。推进“信访代办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嘎查村(社区)协商议事工作机制,89%的旗县(市、区)制定了协商目录清单。实行全国基层治理数据库分级应用和数据共享,推行“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服务模式。包头、赤峰等地探索开发社区协商、政务、治理智慧平台,鄂尔多斯康巴什区“多多评”“一表通”治理模式实现了基层治理需求线上表达、资源线上汇集、结果线上反馈。
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非一日之功,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x党委社会工作部将继续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在持续推动治理转型、制度创新、作风转变上下功夫,以减负赋能的实效助力全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