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机关2024年清廉机关建设工作总结(2940字)

更新时间:2024-09 来源:网友投稿

(一)突出政治统领,在思想革新上争创一流。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党委会“第一议题”学习12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X次,专题研讨9次,联系实际抓落实、以上率下作示范。二是严格执行意识形态责任制。严格遵守党管意识形态原则,认真落实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网络意识形态监督监管,开展网络安全检查X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话语权。三是严把信息发布关口。坚持“三审三校”新闻发布机制,严格实行信息发布“三级审批”、动态监测“三个必核”,加强互联网和新媒体信息内容管理,设置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监督渠道,确保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

(二)突出廉洁建设,在作风革新上争创一流。一是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露头就打,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X起X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X人;持续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排查廉政风险点X个,制定防范措施X条。二是筑牢“不能腐”的防线。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党委会工作规则、“三重一大”、个人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开展“一把手”述责述廉,推动上级对下级监督、领导班子内部监督、下级对上级监督做细做实。按照“应建尽建、一人一档”原则,对xx名党员干部全覆盖建立廉政档案。三是强化“不想腐”的自觉。连续三年组织开展“清廉家庭”活动,培树清廉家教家风。通过“领导讲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警示教育。在重要节日前开展廉政教育,向全体党员干部发送廉政提醒短信X余条。打造“清风驿站”,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三)突出固本强基,在机制革新上争创一流。一是健全责任机制。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产聚集等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不断完善领导干部插手具体事务记录报告制度。二是坚持源头防范。下发《关于在全市市直机关开展公务用车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市直机关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建立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规定,结合实际修订完善《XX市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XX市直机关培训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则,扎紧制度笼子。三是强化建章立制。陆续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的意见》《关于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八项规定的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着力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市直特色、机关特点的清廉机关建设制度体系。

(四)突出服务大局,在效能革新上争创一流。一是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大力推进减证便民、无证明城市创建,实现更多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巩固提升“最多跑一次”成果,优化再造政务服务流程,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事联办”、“跨省通办”。截至目前,市直机关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xx万件,按时办结率达100%,“好差评”达XX%。二是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围绕“优环境、兴产业、惠民生”目标,制定《2024年市直机关为民办实事项目清单》,已落实完成XX个项目,其余正在有序推进中。

---此处隐藏2231字,下载后查看---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措施

(一)突出廉洁建设,在思想革新上争创一流。实行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信念和履职行动,确保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支部学习制度得到严格执行,加强廉洁文化教育。利用清廉教育体验中心、纪检机构和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多样化的廉政文化活动,并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加强宣传。组织干部职工旁听职务犯罪庭审直播,营造崇廉拒腐的环境。确保责任层层压实,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考核,实施动态监督。将廉洁要求融入日常管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以实现持续的警示和震慑效果。

(二)突出管党治党,在组织革新上争创一流。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学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组织路线,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格党员教育管理,持之以恒反腐。促进工作融合,纪检监察机关要与市直机关业务工作相结合,加强监督检查,支持市委市政府决策。狠抓队伍建设,选优配强纪检监察干部,提升其政治修养和履职能力,适应新时代要求。

(三)突出预防为先,在制度革新上争创一流。强化制度建设,落实监督意见,明确职责,细化要求,建立全方位监督管理机制,构建防治腐败工作格局,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工作依法合规。严格制度执行,推动制度落实,遏制腐败,纠正违规行为,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强监督检查,完善内控机制。创新监督方式,深化派驻机构改革,推进监督模式创新,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支撑监督,科学处置问题线索,督促负责人履行职责,加强班子监督管理。

(四)突出服务大局,在效能革新上争创一流。一是提升政务效能,优化机关事务管理,推动后勤服务市场化法治化,提高服务品质,打造高效政务环境;深化节约型机关创建,降低行政成本,减轻财政负担;加速数字政府建设,实现政务便捷化。二是加强服务基层,开展“双联双助”行动,市直机关与乡村结对共建,助力乡村振兴;深化“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帮助解决企业困难,稳定经济;组织技能培训,提升群众致富能力,激发可持续发展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三是提高为民办事效率,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提升网上办事率,实现线上线下融合,落实惠企政策,激发市场活力;解决群众关注问题,优化不动产登记等服务,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