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

更新时间:2024-09 来源:网友投稿

价值取向决定行动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GCD的价值立场,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阐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在阐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部署各项重大改革举措时,贯穿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政策制定、举措谋划、实践展开的根本遵循,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具有统摄意义。

1、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中国GCD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之所以成功,根本在于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才能获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人民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推动者,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一再强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他指出,“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这是对人民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科学总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同样需要发挥人民主体作用。事实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的都是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更需要人民的理解、参与和支持。

人民新期待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不同时代的改革有不同背景,面临不同的问题和任务。改革是由问题倒逼出来的,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发现问题、找准问题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起点,坚持问题导向是改革的基本方法之一。《决定》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三个面对”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蕴含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将“人民群众新期待”作为其中之一,表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对人民愿望、人民诉求的尊重和回应,彰显了人民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人民的实践创造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智慧源泉。我国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需要通过实践探索解决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人民群众身处改革的第一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智慧。改革面临的具体问题是什么,解决具体问题的路径、方法是什么,人民的新期待、新诉求是什么,人民群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来看,不少改革举措就是人民群众的创造和发明,党中央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实践经验,将其上升为改革举措,在全国推广和实施。尊重人民首创精神,问计于民,集中人民的智慧,能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找到改革的最佳路径。同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各项重大改革举措的落实,也有赖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通过创造性实践解决问题,使各项改革举措落地,才能收到改革效果。

---此处隐藏2604字,下载后查看---

适时评价改革成效,有利于引导和推进改革实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阐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时,强调“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如何,还得由人民来评价,通过评价作出判断和分析。改革成效评价的标准、主体及作用,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人民利益的满足程度是评价改革成效的标准。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决定评价结果的有效性。总书记指出,“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这一标准是人民利益至上的体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如何,必须以人民利益的满足程度作为评价标准。《决定》强调“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蕴含的正是人民利益标准。

人民是评价改革成效的主体。评价主体是谁,由谁来评价,直接影响评价结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效如何,改革是否给人民带来了实惠,人民关注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否得到提升,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的感受最真实、最直接,评价改革成效,人民最有发言权。应当说,改革成效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其中最关键的是来自人民的评价,人民评价的真实性、客观性,决定了人民评价的可靠性、权威性,人民评价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效的最终评价。

人民评价进一步推动改革走向深入。改革是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一方面,改革无止境,旧的矛盾和问题解决了,又会滋生新的矛盾和问题,新的制度建立起来之后,随着时代发展又会变得不合时宜,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改革具有长期性;另一方面,不同时期的改革,针对的问题不同,面临的任务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改革过程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使改革评价成为必要和可能。经过一段时期的改革之后,让人民审视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哪些成效,还有哪些问题尚未解决、如何解决,有利于认清改革方向、选择改革重点,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人民评价改革既是对前一阶段改革成效的总结,又是改革再出发的新起点,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加适应人民的愿望和诉求。

总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既表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也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对于确保改革方向、实行改革动员、增进改革认同、达成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力量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确立和贯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关键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将党的领导贯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党始终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