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4-09 来源:网友投稿

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4年全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任务,进一步提高我县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回顾过去,成效显著

过去一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不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顶层设计与具体实施协同推进

---此处隐藏5397字,下载后查看---

(二)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基础,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一是加大审核力度。市县两级财政部门要对各部门单位绩效目标表填报的规范性、绩效指标建立的相关性、安排预算资金规模的适当性以及拟采取相关措施的可行性进行严格审核。对于未编制绩效目标表或者绩效目标表编制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不安排入库及预算。预算和绩效目标均已经同级人大审查批准后,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变更。二是加强“事前”关口管理。全面开展事前绩效评价,区分类别制定各类项目和政策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建立各部门自评和财政部门重点评价有效结合的制度,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各主管部门需认真对待绩效目标的编制工作,将绩效管理理念和主体意识贯穿绩效工作的全过程,真正有效提高各级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三是加强过程中监控。逐步完善《**县县级部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严格按照“谁支出、谁负责”的原则,各级财政部门在年度中间,需对各预算单位编制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年初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若发现绩效目标偏离的情况,要认真分析原因并针对不同原因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三)财政机构作为主导者,积极寻找并推进制度和模式的创新。各层级财政机构充当了绩效改进计划的关键驱动因素,并在整个绩效评价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各层级财政机构必须先从思维上作出调整,以确保全面贯彻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理念至所有相关领域。应积极运用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的平台,构建涵盖全部业务范围、全程数字化处理并能与其他部分无缝连接的新绩效管理格局。绩效改善措施不仅涉及对现有方法的改良,更需要全方位地影响政府的管理模式及理念。在每个阶段都需要坚持预算绩效的核心观点,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评估预算分配和执行合理性的重要指标。作为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实施单位,各层级的财政机构负责编写并推动构建相关的工作规定。各层级财政部门可以汇集现有的各类规定,根据“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这一原则,把所有阶段及各类别的预算绩效都涵盖到同一标准化的框架内,确保绩效的管理与监测都能遵循相应的准则。

(四)部门作为首要的责任主体,应充分利用其规范引导的影响力。各主管部门需要负责对某一类型的行政事业进行监督和管理,这是其重要的行业规范引领作用。因此,在预算绩效管理这项关键任务中,各主管部门应该充分展现出其示范和引导的角色。主管部门是高效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的第一责任主体,需要严格压实主管部门主体责任,有效提高各部门绩效管理意识。财政部门需要更深入地执行和完善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负责制度,把具体的职责分配成“责任列表”,确保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角色并且能直接影响到资金使用的最终环节。财政部门需要及时收到绩效评价的结果和应用情况,并且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导入绩效管理系统,同时也需要对信息进行实时公开。逐渐提升各个部门的自评覆盖面。目前,绩效评价主要依赖于购买第三方服务,过度依赖第三方会增加预算绩效管理的开销,无法真正提升各部门自身的绩效管理质量。各部门要按照“谁支出,谁自评”的原则,将权责对等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提高绩效评价质量,进而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带动**县整体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取得进步。

(五)加大预算考核力度,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党委政府对部门考核时需考虑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充分发挥绩效评价“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县级各部门绩效考评制度,研究制定考核细则,从绩效目标的编报质量、部门自评的质量、部门绩效监控的质量和各部门绩效评价工作完成的及时性及评价结果有效应用四方面赋予一定分值进行考核,进一步引导各部门强化绩效管理,进一步提升绩效管理水平。项目入库和预算安排时充分考虑预算绩效评价的结果,切实提高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同志们,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协同推进。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不断开创我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新局面,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