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物质技术基础的重要举措。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全市民政系统要深刻领悟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着眼自身优势,明晰实践路径,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推动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今天,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课题,开展专题学习会。在此,我就如何深刻把握新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以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运用为引擎,推动我们单位乃至更广泛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谈几点思考和认识。
第一,要以新求变,开辟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赛道。以发展思维看待补民生短板问题,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开展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建设智慧养老院,实现养老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数据分析“一屏统览”、服务供给“一键直达”。举办康养创新创业大赛,开辟照护技能职业康养、旅居文化创意康养、乡村振兴特色康养等6大赛道。布局打造银发经济产业园,培育“智慧+养老”、“文化+养老”、“旅居+养老”、“健康+养老”等新业态。二是积极培育甜蜜经济。推动《“苏式婚姻”365行动方案》落地见效,催生婚姻服务新场景、新业态、新体验。将婚庆产业与文旅产业有机结合,以城市公园型、古典园林型、水乡浪漫型等6类婚姻登记处为基础,形成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婚俗文旅体验路线。会同市轨道交通集团,探索推出“蜜月地铁通”、“金婚地铁通”等4种地铁卡。以桃花坞甜蜜产业园等为试点,打造集婚庆产业、婚旅产业、婚俗文创、结婚颁证仪式等于一体的婚姻文化产业集聚区。三是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创新“康复辅助器具区域中心+租赁适配点”的新型服务模式,研发线上康复辅助器具租赁平台,建设集展示、咨询、体验、租赁、配送、维修等功能于一体的实体服务平台。加快相关管理服务等地方标准的制定,支持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企业继续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引导养老服务机构、残疾人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等积极创造条件,为相关企业开设租赁服务网点提供场地。
---此处隐藏1242字,下载后查看---
第二,要以质赋能,点燃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引擎。以绿色化、智能化、市场化为方向,助力科技创新,加强文化创新和营销创新。一是着力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引导支持科技类社会组织在服务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等方面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办好2024年长三角社会组织协同发展大会,发布一批长三角社会组织协同发展的优秀成果,推广一批长三角社会组织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典型案例,打造一批长三角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平台载体。做强用好“**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基金”,为社会组织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持续围绕**市“1030”(1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30条重点产业链)产业体系建设,支持低空经济、设备更新等行业协会成立,引导943家行业协会商会服务企业发展,推动形成“一产业一集群一协会”发展格局。二是着力发挥区划地名文化资源作用。深化“乡村著名行动”,创新拓展地名在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服务应用。强化地名网络覆盖,让乡村道路因“著名”而成为“增收路”、“致富路”、“幸福路”。深入挖掘具有辨识度、影响力的**乡村地名文化元素,打造一批既有历史文化韵味,又有江南特色的乡村地名“新名片”。三是探索福彩营销新模式。与轨道交通、文旅公司合作开展公益宣传活动,持续打响“苏福添彩”品牌。建设集福彩销售、形象展示、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福彩销售展示厅(柜),培育活跃于夜市、景点、街区的流动销售点,打造苏彩小店、街景店车。探索福彩数字化营销新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科学制定适合本地特色的营销方案。依托“**福彩”小程序,与银行、企业等建立链接合作机制,推动福彩销售再攀新高峰。
第三,要以广增效,培植发展新质生产力新环境。努力办成一批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的实事项目,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环境。一是推动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市、县、镇、村四级救助网络,推动基本生活救助和专项救助范围逐步向全体低收入家庭拓展。依托“救助通”平台,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开发供需信息匹配功能,建立“一对一”、“多帮一”帮扶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二是推动儿童福利工作外延。推动儿童福利对象从孤残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向需要帮助的困境儿童、流动儿童扩展,探索构建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保障体系。开展“微心愿”困境儿童暖心关爱服务、“启明灯”驻校社工心理健康服务、“向未来”低收入家庭青年非义务教育支持等关爱项目,打造62个精品服务项目。实施牵手护航行动,搭建全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管理服务、人才培训、个案会商平台。三是推动拓宽慈善辐射圈。支持发展“慈善+互联网”、“慈善+信托”、“慈善+保险”、“慈善+社工+志愿”等多元模式。推动慈善与福彩项目融合策划、场景融合打造、文化融合宣传,在福彩销售点因地制宜设置公益展示墙。持续扩大社区慈善效应,优化管理运行机制、资金筹集机制、服务实施机制,加强慈善资源的有效衔接,激发慈善热情,促进全社会关心慈善、支持慈善、参与慈善,助推共同富裕。
第四,要以智驱动,激活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以数字智能为新介质、以高质量人才为主力军、以政策创制为新支撑,跑出全市民政工作“加速度”。一是全面优化数字化改革“软环境”。按照全省民政一体化建设要求,加强现有民政业务信息系统的整合,统筹谋划推进全市民政信息化建设。在“苏周到”APP上线救助通、适老化改造、苏城数字殡葬等一批数字平台项目。开放民政数据目录,将数据资源转化为趋势研判、政策供给、综合监管的重要支撑力量。大力推动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民政领域应用,加强信息技术与民政业务深度融合。二是全面构筑人才建设“强磁场”。依托民政系统相关单位,举办综合能力提升培训。优化年轻干部“选、育、管、用”成长链,持续推动多元化培养、多岗位历练、多层次考验。聚焦银发经济、甜蜜经济、康复辅助器具等民政领域的产业链,以“课堂+现场”为模式,以民政沙龙、业务大讲堂为活动载体,培养懂产业、懂企业、懂市场的干部队伍。提升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举办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老年人营养餐大赛。举办全市儿童主任实务技能竞赛,开展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负责人培训,确保年参训率达到100%。三是全面完善政策制度“硬支撑”。积极宣传贯彻新修改的慈善法和**市慈善促进条例,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的出台。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修订,探索建立“银发顾问”制度,出台老年助餐服务提升行动、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发展和管理服务等政策文件。修订完善临时救助、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等制度,出台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意见、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绿色殡葬工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惠民政策文件,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志们,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以此次学习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找准方向、精准发力,为推动我局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