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工作总结: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在一线察实情找问题谋良策促发展

更新时间:2024-07 来源:网友投稿

我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结合“四下基层”活动,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事业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变会场为现场、以实干求实绩,推动力量在基层汇聚、问题在基层解决、发展在基层提速,推动我区发生全方位、深层次变化。

(一)各项社会事业跑出新速度。近五年来,我区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全国双拥模范城等多个“国字招牌”以及22项省市级奖励,蚂蚁星站数字化产业发展、“五个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红色物业”赋能基层治理等经验做法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成绩背后,是我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调查研究作出的科学决策。聚焦“打造高原硒都宜居宜业宜游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的美好蓝图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近年来,全区盘活60000公顷富硒土地资源,打造以马铃薯、禽蛋、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为主的五大富硒产业链,富硒特色作物播种面积达4966.6公顷,培育富硒企业24家。近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1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21亿元,年均增长0.43%。

(二)乡村振兴展现新面貌。我区辖2个街道、1镇5乡,有111个行政村,总人口12.64万,少数民族占全区总人口的30.2%。大部分村位于大山深处,全区脑山村达76个,占比68%,相较于平安街道、小峡街道,其余乡镇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尤为明显。多年来,我区推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下沉一线现场办公,全面落实1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村、1名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包村、1名第一书记驻村、1个县以上机关单位结对、1名干部结对1-3名脱贫户的“五个一”措施,兴办民生实事。坚持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22709户81058名农村居民集中进行入户排查和排查“回头看”,对存在风险的130户433名农户按程序及时识别为监测对象并落实帮扶措施。疏通各类就业渠道,稳定就业岗位,多举措推进群众务工增收,2022年、2023年“雨露计划”毕业生就业升学率均达到100%,对符合补助政策的跨省务工人员交通补助发放率达100%。全面完善公共服务,集中安置区综合服务中心、幼儿园、日间照料中心等各类配套基础设施齐全,便民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充分发挥。此外,立足富硒资源优势,持续巩固“特色种养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成果,深入实施特色种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农畜产业电商中心建设等产业项目19个,产业帮扶成效明显提升。完成2.38万亩蔬菜种植,建成1000亩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乡村振兴不断展现新面貌。

---此处隐藏1834字,下载后查看---

大力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不断丰富实践载体,在眼光向下、脚步向下、联系向下中接地气、聚民力。

(一)讲课变互动,政策宣传更接地气。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万名干部下乡”宣讲一号文件的要求,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格局,明确宣讲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等,把组织领导、工作责任、人员抽调、督查督导等落实落细落小,16名县级领导率先垂范,抽调61名科级领导,各乡镇建立由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先进典型、致富能手、民间艺人等组成的宣讲分队。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结合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拟定宣讲提纲,积极准确全面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同时,发挥党校讲师、文艺轻骑兵等力量,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上来,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依托各类媒体报刊大力推介在政策宣讲、产业发展、促进增收、就业创业等领域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创新做法,不断增强基层干部群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干事创业的激情。线下以增强与群众互动、为群众办实事为要求,2022年以来,各乡镇(街道)创新开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擂台大比武”活动40余场次,通过村党支部书记聊现状谈思路、专家团提对策把好关、乡镇(街道)班子成员提意见话发展等方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同时,通过开展“春风行动”招聘会、送化肥助春耕行动等一批民生实事,真正解决群众难题,不断为乡村振兴各项事业发展助力赋能。

(二)上访变下访,主动化解信访积案。2019年,我区获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荣誉称号,意味着“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新“枫桥经验”真正在我区生根、开花、结果。为办好个别重点、难点的上访事情,多年来,我区将党员领导干部接访作为常态化工作,区委书记多次召集重大信访事项专题会议,对信访事项办理情况进行安排部署,并层层传达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对一些部门协同办理的案件,县级联点领导经常亲赴现场进行协调、分析和研判,确保交办的重点信访事项如期保质保量办结。此外,结合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排查整顿,将矛盾纠纷作为测评识别风险点,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活动,坚持县乡党政领导接访、下访、约访机制。县级党政领导按照接访日安排,定期到信访局接待信访群众,乡镇(街道)每个工作日有一名领导固定接访,村(社区)干部随时随地接待调处各项矛盾纠纷。如今,全区8个乡镇(街道),村村有信访代理员,乡镇(街道)有陪访员,“有事找信访代理员和陪访员”逐渐成为我区百姓解决烦心事、揪心事的又一条新途径。2024年已接待来信来访共18批次98人次,其办结率达100%,化解率为94.12%。

(三)少数变全员,持续拓展“四下基层”参与主体。翻地、铺地膜,挖洋芋、积极联系销售马铃薯……驻村第一书记李培莲跟着村民和村干部干得热火朝天。近年来,古城乡牌楼沟村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大力发展马铃薯种植产业,带领群众走上了致富路,牌楼沟村集体经济累计收益已达百万。作为三合镇冰岭山村的结对帮扶单位,我区新农中心出谋划策,结合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盘活药水泉资源,协同村“两委”共同打造集药水泉、田园综合体、野外素质拓展基地、冰瀑、乡村民宿等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2023年康养中心租金收益24万元。小峡街道党员领导干部下沉一线,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引导党员群众群策群力,筛选出地摊经济、电竞宾馆等一批可实施的优势项目,积极整合拆迁村账面资金2600余万元,协调争取河湟新区管委会闲置土地和房产使用权,创新打造“红庄早夜市”“河湟客栈电竞宾馆”等特色产业,2023年下红庄村和柳湾村村集体经济创收74万元……这样的例子在我区还有很多。为让力量往乡村派、资源往乡村走,我区通过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科技特派员、返乡大学生到村任职,充实基层力量,推进乡村振兴,累计选派乡村振兴力量200余人。现在,“四下基层”已不仅仅是党政领导干部等“核心少数”的活动,越来越多的普通党员和年轻干部也积极参与这一行动。我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辰说道,近年来,我区分批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到农村开展实践锻炼,与村社干部、党员、农户代表进行座谈,广泛听取意见,了解诉求,谋划帮扶计划,发展增收产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党心连民心,齐力能断金。新时代新征程我区将倍加珍惜、积极践行“四下基层”这一重要法宝,学思想悟伟力,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主题教育成效,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优异答卷。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