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革命理想高于天

更新时间:2024-03 来源:网友投稿

一谈到理想,我想大家的脑海里都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们经常问我们,“你长大了想做什么?”而真正当我们长大成人了,我们又会反反复复的不断询问自己,“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人生理想到底是什么?”相信每一个创业者都有一个百年老店的梦想,那么如何才能成就一个百年老店呢?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要有超越利润之上的理想和追求。对于一个政D来说,理想信念更为重要,中国共产D之所以叫共产D,就是因为从最开始他就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每当唱响高亢激越的《长征组歌》,心潮依然激情澎湃,热血沸腾。耳熟能详的旋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跨越千难万险,创造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百年大D风华正茂,我们靠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指引。今天,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带着大家共同探寻百年大D的青春密码——革命理想高于天。

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革命理想之光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犹如星星之火慢慢燎原一是在救国图存中走向马克思主义。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D早期创始人,耳闻目睹国家的危难,激发出强烈的爱国心,革命理想随之迸发。陈独秀、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时年18岁的在辛亥革命之年也投笔从戎,参加革命军;李大钊学生时代就十分悲愤国事的窳败,写道“家国十年多隐恨,英雄千载几荒丘”,“国殇满地都堪哭,泪眼乾坤涕未收”。这种强烈的忧国忧民、报效国家的情怀,是早期D的创始人不断探索前进、最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动力。

二是在思想探索中接受马克思主义。1919年10月,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认为马克思主义乃“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成为一个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也明确表示,对于关系“国家民族根本的存亡”的问题不能装聋作哑,强调国人“彻底的觉悟”,对政治根本问题要“急谋改革”。蔡和森提出:“我以为要先组织D——中国共产D。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对此非常赞成:“必如此,才能养成少数极觉悟极有组织的知识分子,适应战争时代及偌大的改造事业。”周恩来、李达、李汉俊等在留学外国期间,通过对改造社会的各种学说的比较和选择,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研读,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董必武、林伯渠等在实践中发觉孙中山革命的路子不对头,在探索新的革命方法和研读马克思主义过程中,转向马克思主义。

三是在实践比较中选择马克思主义。曾很投入地参加湖南自治运动,但他从其失败中得出结论:“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吾人惟有不理一切,另辟道路,另造环境一法。”李大钊、陈独秀同样是从改良主义的失败中,引发了思想巨变。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它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和巨大威力,正如指出的:“一种似乎更为科学的政治学说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并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彷徨的不断探索着的中国人当然有理由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实验。”五四运动的爆发,一大批进步的青年在斗争中进一步寻找到了革命的目标与方向,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正是这样一帮人在黑暗中摸索、在困难中前行、在死亡面前昂首阔步、在选择面前苦苦追寻,才为革命播下了火种,孕育了生命。

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理想的火种不断在血与火中淬炼升华,熊熊燃烧

---此处隐藏2834字,下载后查看---

初心如磐,用行动耕耘收获。盛夏的百坭村,漫山苍翠,鸟鸣阵阵。人们从各地走进村里的黄文秀先进事迹陈列馆,在一件件展品前静静驻足。遍访贫困户、推广种植砂糖橘、建立电商服务站……驻村一周年的那天,黄文秀已在崎岖的扶贫路上奔波了两万五千公里。“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阻拦我前行?”向贫困宣战,不顾自己的利益和安危,这是黄文秀无悔的扶贫长征。脱贫攻坚以来,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尽锐出战,1800多名D员、干部献出生命……汗与泪的磨砺铸炼了筋骨,也铺陈了奋进不屈的精神底色。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激荡的“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新的精神丰碑。

使命在肩,用奋斗成就梦想。长征火箭巨焰升腾,神舟飞船再度飞天,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taikonaut(中国航天员)”——中国人在太空中有了自己的专属名词。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北斗组网”到“探月奔火”……星辰大海的征途,闪耀着中华民族的荣光。新时代北斗精神、探月精神……一个时代充盈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伟力。

生死关头,用牺牲诠释大爱。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在泰山压顶的危难时刻,总有英雄挺身而出,谱写气壮山河的精神凯歌。我们看到:满头银发买着无座票赶赴武汉的钟南山院士;因操劳过度而“把胆留在武汉”的张伯礼院士;身患渐冻症仍蹒跚急行的张定宇院长;为研制疫苗日夜奋战、以身试险的陈薇院士……我们看到:牺牲在湖北疫情防控一线的白衣战士刘智明、基层民警吴涌、社区干部廖建军;日夜早出晚归接送武汉医护人员上下班的爱心人士;疫情退去接单量减少却连连说“高兴”的送餐员……小到一家,大到国家。“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处处闪耀。

嘉兴南湖的水波粼粼、井冈山头的翠竹青青、西柏坡上的白云悠悠,留存于大江大河的奔涌、日升月落的永恒,融入中国共产D人的血脉之中,薪火相传,构建起中国共产D人的精神谱系。

翻过一山又一山,走过一程又一程。今天,中华民族又站在新的历史关头,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斗争越是艰险,精神越显伟大。“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习的嘱托可谓殷切,“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在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抱定必胜信念,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信念,勇于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征程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