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议题:传达学习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精神(含贯彻落实意见)

更新时间:2024-11 来源:网友投稿

总书记强调,希望你们以建校百年为新起点,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海洋大学(前身为私立青岛大学)创建于1924年,2002年由青岛海洋大学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给总书记写信,汇报学校百年办学的奋斗历程,表达积极服务海洋强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回信全文

---此处隐藏7607字,下载后查看---

青岛海洋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经略海洋、向海图强,加快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一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不断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高校、驻青院所、企业等主体不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把海洋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二是实施海洋人才集聚行动,支持驻青高校加强海洋学科建设,优化海洋人才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海洋领军人才、顶尖人才在青、来青发展,夯实海洋发展根基;三是统筹各类涉海创新资源,建立更加完善的产学研贯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推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培养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

总书记的重要回信,鼓舞人心、催人奋进。青岛各区市和功能区党员干部第一时间认真学习领会。大家表示,将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统筹推进海洋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的关心厚爱。青岛自贸片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主任高善武表示,作为国家深化改革“试验田”和扩大开放新平台,青岛自贸片区将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加快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以制度型开放引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面向海洋科学前沿领域和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联动,深化海洋经济政策集成改革,加快推进更多海洋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着力提升现代海洋产业能级,以发展海洋优势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加快海洋创新药物研发、时空基因谷项目建设,完成全国自贸区提升战略“千种海洋生物基因测序”任务,打造以细胞和基因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海洋产业集群;着力提升国际航运枢纽功能,发挥紧邻日韩、连接沿黄、辐射东北亚的区位优势,深化现代海洋与航运贸易金融融合创新,优化提升供应链服务、船舶交易、船供服务、跨境金融等航运服务功能,加快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建设。“海洋科研是青岛蓝谷的最大优势,这里集聚了崂山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山东大学等50余家‘国字号’科研机构、高校院所,一系列科技成果呈‘井喷’之势。”青岛蓝谷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即墨区委副书记杜乐江表示,下一步,青岛蓝谷将锚定海洋科学城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崂山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等重大涉海平台集聚优势,加快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同时,积极探索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引领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建设的发展新路径,培育和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科技和产业“互促双强”的发展新局面。“崂山区将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海洋特色产业发展,发挥好中国海洋大学等驻区高校院所创新资源聚集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全市海洋科技创新引领区。”崂山区委常委、副区长靖红乐表示,下一步,崂山区将以建设国内一流科产融合创新型城区为目标,在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上发力突破,抓好重点科创平台建设,支持企业提升科创能力,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发力突破,着力发展海洋经济,做大做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创新实施“繁星计划”上发力突破,推动校地深度融合发展,拓展创新成果应用场景,优化创新生态体系;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上发力突破,走出一条具有崂山特色的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路径。“上合示范区将进一步发挥国际公共产品属性,组团布局‘五大新城’,推动国际优质创新资源与国内产业基础深度对接,促进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胶州市副市长周林表示,依托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等单位,上合示范区将以产学研协同和上下游贯通为路径,推动海洋物联网产品市场化、应用规模化、发展国际化;依托上合海洋科学与技术国际创新中心,加强中—乌海洋声学、中—白海洋新型光电等项目建设。同时,持续深化鲁港两地科技创新合作,支持上合航天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参与“智慧海洋、自然环境监测”等应用场景供应链体系,卫星数据应用服务赋能“一带一路”业务场景。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局长隋俊昌表示,作为“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的国家级新区,西海岸新区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和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山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决策部署,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矢志不渝打造海洋经济发展高地,为海洋强省、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一方面,坚持人才第一优势,发挥海洋领域高校院所集聚效应,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积极推动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海洋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运行“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发挥海洋合作发展论坛溢出效应与国际影响力,积极打造海洋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的青岛样板,助力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三、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促进更多成果转化落地

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不仅鼓舞了海大师生,也在驻青涉海院校、科研机构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矢志不渝投身创新实践,为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作出更大贡献。“聆听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我激动不已,心潮澎湃,备受鼓舞、倍感荣光。总书记对教育、海洋的深厚情怀,对海大的殷切嘱托,必将化为全体海大人乃至海洋科技界同仁、教育界同仁勇毅前行的强大力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华军说,“站在学校百年历史新起点,我们将牢记嘱托,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弘扬‘勇立潮头、谋海济国’的海大精神,聚力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2014年,国家开放大学海洋学院依托青岛开放大学建立,填补了我国涉海类远程教育的空白。十年来,学校充分发挥青岛地域优势和学校“互联网+”办学特色,通过自建现代物流管理(国际航运方向)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培养了大量海洋技能型人才。“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高标准建设国家开放大学海洋学院,以涉海类专业建设为抓手,推动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实践过程的全方位衔接,积极服务海洋强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为青岛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提供人才支撑。”青岛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李明钢说。始建于1966年的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长期致力于海洋环境监测仪器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形成了从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生产的创新与产业链条。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党委书记孙继昌表示,海洋仪器装备是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尖兵利器,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基础保障,“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为海洋仪器装备领域中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向海图强,不断提升我国海洋环境业务化观测能力和水平,为我国海洋环境预警预报、防灾减灾、海洋工程实施、海洋科学研究、维护海洋权益和保障国防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要从事海洋资源勘查和评价工作,是海洋强国建设中重要的科技力量。近年来,该所在深海探测装备、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系列重要成果。副所长印萍说:“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不仅是对海大全体师生的回信,也是对海大所有校友的回信,更是对全体海洋科技工作者的回信。我们都是收信人。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将持续激励广大海洋科技工作者不断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以更多更好的成果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更多保障、贡献更大力量。”作为海洋药物研究的一线工作者,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副院长秦冲第一时间学习了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他说:“总书记强调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为我们的研究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海洋药物已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新兴方向,关系到国家的医药安全和人民的健康福祉。2014年,中国海洋大学管华诗院士团队创办的海药院正式运行,致力于海洋药学的成果熟化和转化。近年来,海药院‘蓝色药库’计划捷报频传,计划在研新药开发和布局项目达40余个。未来,海药院将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和亲切关怀,肩负起时代重任,坚定地投身‘蓝色药库’事业,奋力攻坚药物研究的关键科学难题,研发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总书记高度重视海洋工作、关心海洋事业发展,对海洋强国建设念兹在兹,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委员荣小军备受鼓舞。他说:“我们将坚决扛起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光荣使命,多途径开发渔业产业发展新空间,打造践行大食物观的生动样板,为全方位夯实‘蓝色粮仓’根基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下一步,黄海所将依托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加快水产良种、良机、良法技术研发,持续推进水产种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强化与涉海大学联合培养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渔业海洋人才,为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筑牢人才根基;加快推进构建所企创新联合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