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近年来,X县主动适应“三新”党建新形势,紧扣“破解工作难题、培育党建品牌、形成特色亮点”的目标,探索推行“孵化式”党建模式,通过典型示范,连点成线、以线成片、以片促面,形成了全链条联动、多资源整合、各领域协同的党建工作格局,有效增强了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
一、推进观念迭代,构建功能完备的孵化体系。以建立集党建孵化、党群活动、宣传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孵化中心为依托,试点开展党建孵化工作,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X个党建孵化中心集中管理,围绕孵化党员、孵化党组织、孵化党务工作者X大职能,履行宣传政策、党建指导、培养党员、党务培训、培育示范点、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等X项职责,延伸覆盖若干个非公企业党组织”的“X+X+X+X”党建孵化体系。紧密结合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特点,因地制宜加入“孵化党的活动、孵化创客”两大职能,进一步拓展升级为“X+X+X+X”党建孵化体系,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领域党建工作提供了路径。近年来,通过孵化模式累计建立党组织X个,培育党务工作者X名,发展党员X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XX名,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X个,有力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形有效覆盖。
二、坚持上下联动,构建责任明晰的推进体系。围绕谁负责、怎么建,建立落实县委总体抓、组织部门及“两新”工委指导抓、行业党委具体抓的上下贯通、紧密协作的党建工作推进责任体系。定期召开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审定相关文件,细化重点任务、工作举措。县委组织部和“两新”工委常态化统筹指导落实,建立由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书记任组长、县“两新”组织党工委副书记和行业党委成员任副组长的党建孵化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广党建孵化试点经验,“两新”组织党工委副书记兼任党建孵化中心负责人,全面指导党建孵化中心管理运行。在孵化中心设联席会议理事会,每半年至少召开X次联席会议,由理事会主席兼任城区非公党建工作站站长,吸收区域内非公经济组织党支部书记任理事会成员。近年来,采取公开招聘、上级党组织下派等方式配备专(兼)职党务工作者XX人,推动XX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全面落实党建入章,X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落实党组织书记、委员与企业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选配党组织书记X人。
三、规范运行管理,构建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坚持将机制建设与队伍建设有机统一,着力构建双向交叉的管理体系,推动党建路径从“聚焦发展”向“融合发展”转变。探索孵化中心党员培育制度,全面推行“一优二接三培”党员双向培养机制,注重在新业态企业骨干力量中发展党员XX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XX名,有效解决新兴领域党员数量少的问题。严格落实党建联系点制度,行业党委直接联系管理X至X个两新组织党组织,行业党委负责同志、两新工委成员单位负责同志每人联系X个后进党支部,定期指导调研,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有序开展。落实党建工作指导组进驻孵化中心帮带指导制度,帮助X个党建孵化站(组)建立项目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围绕孵化党员、孵化党组织、孵化党务工作者等任务建立运行管理制度,指导开展党建孵化活动XX场次,有效扩大党的工作覆盖和组织覆盖面。实行党建活动轮值制度,X个党建孵化中心由党支部书记轮流担任轮值主席,定期集中开展学习培训、技能比武、公益服务等活动。实行县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牵头,X个行业部门参与的两新工委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影响工作推动的难点堵点问题,确保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统得起、管得住、见实效。
四、打造服务阵地,构建多元共享的保障体系。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积极建载体、搭舞台、赋能量,引导非公经济组织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推动党建效应从“对内聚合”向“对外辐射”转变。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丰富完善“孵化式”党建体系,建立党群服务中心X处,划片布设孵化站X个,聚力打造“鸟巢驿家”“蚁巢暖家”“蜂巢云家”等党建品牌和“X分钟党建服务圈”,建立“司机之家”“小哥之家”“红色驿站”等服务站点X个(见图X),指导合理设置功能区域,常态化开展学习培训、技能比武、“双找双培”“示范带动”“红色领航”“党建公益”等活动,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饮水、充电、阅读、休憩等暖心服务,真正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职业优势,组建“先锋骑手”“红色管家”等党员志愿服务队,下沉服务力量,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帮办实事,参与志愿服务、城市基层治理,发挥好“流动哨兵”“移动探头”作用,增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荣誉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