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县政协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实施家庭教育“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创新开展《父母学堂》家教公益讲座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线下、线上受众达11.6万余人次。增强家庭教育实效,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百千万”工程建设家庭教育名县》调研报告在《**政协调研》刊发。
一、主要做法
搭平台、聚合力,共筑家庭教育“同心圆”。一是建机构。坚持把政协委员履职与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深度融合,县政协率先在全市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委员工作室,选聘一名县政协委员担任工作室负责人,共同推进家庭教育理论及研究实践,提升校家社共育水平。二是搭平台。县政协牵头成立**县金台书院家庭教育促进会,依托书院“知心堂”家庭教育阵地,配套建设心理健康沙盘、咨询室、理疗室等设施,搭建免费家庭教育志愿服务平台。三是重协作。发挥教育界别委员参与家庭教育示范作用,联合县委宣传部、县关工委、团县委、县妇联、县教体局、县民政局等部门,引导各相关学校、社会公益组织、爱心人士等力量协作,常态开展家庭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政协引导、委员带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家校社融通互补、协同育人”工作格局。
精选题、创品牌,共绘家庭教育“新图景”。一是“精准化”选题。针对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父母关心的焦点问题、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中考、高考前后家长面临的困惑等问题,确定宣讲主题,明确专人备课辅导讲解,累计开展宣讲86场次,其中“阳光心理教育”“家庭教育必须遵循一些原则”“我们如何做家长”“如何正确地和孩子沟通交流”“落实文明有礼28条,做好家庭礼仪教育”等主题获得社会一致好评。二是“品牌化”引领。创新打造《父母学堂》公益讲座志愿服务品牌,围绕家庭教育内容,利用周末时间,在金台书院为广大家长举办家教知识、心理知识、阳光教育、有关法律等专题讲座,引导家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建设和谐幸福家庭。三是“项目化”运行。县政协家庭教育指导委员工作室统筹负责,明确《父母学堂》公益项目的目标计划、实施过程、成效收益等,做实做好项目组织、人员召集、费用保障、活动开展等环节,分阶段由家长测评项目效果,促进《父母学堂》公益讲座志愿服务系统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建队伍、促提升,当好家庭教育“智囊团”。一是建强志愿服务队伍。探索“政协委员+家庭教育促进会+专家教师”模式,积极动员教育等界别的政协委员、家庭教育专家(讲师)、优秀教师、优秀家长、律师等21人组成志愿讲师团,招募“家庭教育”志愿服务者60余人,共同参志愿服务活动。二是提升志愿服务能力。落实家庭教育志愿服务“五个一”,即坚持每月开展一次活动总结,每季度开展一次志愿者集中学习培训,每半年开展一次志愿者工作成果交流,每名志愿者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外出考察学习,每年表扬通报一次,不断增强志愿服务工作的凝聚力、战斗力。三是促进志愿者服务专业化。目前,全县共有45名教师担任家庭教育指导员,50名教师取得“女童保护”讲师资格证,16名在职教师取得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县政协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
---此处隐藏2997字,下载后查看---
三、有益启示
建立机制是前提。家庭教育要有序推进,必须突出“谁来抓”的主体责任,厘清“做什么”的实际问题,细化和落实“怎么做”的具体职责,建立规范有序的家庭教育工作运行机制。**政协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建立家庭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出台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宏观指导,切实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制度设计和统筹谋划,推动相关政策落地见效。
常态服务是关键。家庭教育要提升水平,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家教氛围动起来、活起来。**县政协通过将“家庭教育”活动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有效结合,创新建立《父母学堂》志愿服务项目,让广大家长既是受益者,也是志愿者,以更为直接的方式实现自我教育、服务他人,构建起富有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活动体系,促进了家庭教育常态化开展。
联系实际是重点。家庭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联系现实生活、观照社会实践,这既是家庭教育价值的回归,又是立足社会发展、解决存在问题的良策。**县政协针对家长、学校、社会普遍关注关心的教育难题,开办《父母学堂》,为家长传递智慧、教授方法,并通过线上平台联动、线下活动推进,扩大受众群体范围,让家庭教育“冒热气、接地气、有人气”。
凝心聚力是根本。家庭教育要扩大影响,必须广泛凝聚力量,引起全社会的关心关注,营造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社会氛围。**县政协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动员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吸收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父母学堂》志愿活动中来,凝聚了强大合力,有效拓展了家庭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