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标志性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XX是XX省脱贫人口最多和搬迁规模最大的地级市。全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5.47万人,占全省搬迁任务的28.5%,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373个,其中万人以上安置区有9个。但“搬得出”不等于脱贫攻坚任务的终结,如何强化“稳得住、能致富”的搬迁后续扶持,进一步巩固拓展易地扶贫搬迁成果,切实使搬迁群众更好地融入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才是最终目标。
一、具体措施
(一)完善制度保障
根据国家部委和省级部门关于做好后续扶持工作进一步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效的部署要求,XX结合实际,印发《XX市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效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以“点长”制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坚持上下联动形成工作整体合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取得实效。
(二)以“两业”促增收
第一,培育产业挖掘发展潜力。立足各安置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思路,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搬迁群众”的联动发展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产业发展红利惠及更多易地扶贫搬迁群众。
---此处隐藏4082字,下载后查看---
第一,健全返贫预警机制,加强劳动力就业动态监测。一是建立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产业、民生保障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按照“统一管理、动态调整”原则,由网格员、行业部门、帮扶责任人“三支队伍”每月对监测对象进行跟踪回访,定期了解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收入支出、就业创业、就医就学等情况,全面动态监测掌握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返贫风险,逐项及时整改消除。二是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和分层分类救助帮扶机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给予基本生活救助,对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困难群众给予专项社会救助或实施其他必要救助措施,严格落实低保、特困供养、孤儿保障、临时救助等帮扶措施,进一步扩大社会救助的覆盖面,同时缓解“低保捆绑”带来的悬崖效应。
第二,组建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一是吸纳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进入防返贫预警中心,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和稳定性。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不定期送出去培训,不断增强工作能力。二是建立一个多层级的防返贫预警系统,把发改、人社、教体等部门纳入其中,各部门各司其职、互通信息、互相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预警系统,充分发挥好防返贫预警系统的作用。
(五)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第一,加大多元主体参与后续扶持的动员力度。政府应支持企业、社会组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等多元主体参与后续扶持,实现解决问题的方式由被动单一转变为主动多元,更好帮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通过政策鼓励、需求调查、物质支持等多种方式,为社会力量的参与提供支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宣传队伍,保证有充足的工作人员进行宣传动员,使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后续扶持。鼓励企业参与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建设并给予资金、技术、就业岗位等的支持。鼓励社工组织给予心理辅导、组织活动、专业社工人才的支持。鼓励社会爱心人士、群团组织给予资金、技术、专业人才的支持。
第二,强化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一是成立后续扶持联动小组,负责与企业、社会组织、搬迁群众等不同主体的对接,统一安排部署,最终形成在政府引导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后续扶持格局。二是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后续扶持的信息服务平台。平台动态记录各种后续扶持资源的数量、流向、需求等,提高社会资源配置的使用效率。